-
孩子缺少有效陪伴,猿輔導建議家長做這些事!
2022/10/17 17:00:5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猿輔導認為,要陪伴孩子,更要有效陪伴 。孩子上學放學路上,家長可以跟孩子“聊聊學校八卦”“談談社會時事”,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一樣。據猿輔導所知,高校兒童心理研究表示:90%的孩子之所以會依賴手機,是因為缺少父母陪伴。想想看,家長們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總纏著自己,為了解放自己的時間,就讓孩子自己去旁邊玩手機;孩子哭鬧不止,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一口答應孩子玩手機的請求;告訴孩子不要總玩手機,但是自己一回到家就不停刷手機......表面上,沉迷手機是孩子的問題,但實質上,是親子關系出了問題。所以當孩子反復問你:媽媽,我可以玩手機嗎?家長就需要反思,自己對孩子是不是缺少陪伴,對孩子的陪伴是不是有效陪伴。
猿輔導認為,要陪伴孩子,更要有效陪伴 。孩子上學放學路上,家長可以跟孩子“聊聊學校八卦”“談談社會時事”,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一樣。周末是親子關系升溫的黃金時間,多多組織一些有益的親子活動,逛書店、逛公園、爬山、野營都是不錯的選擇。猿輔導建議活動一定要是孩子感興趣的,家長不能一手包辦,孩子也要獻力獻策,這樣孩子才有參與感。如果不能外出,宅家也是不錯的選擇,組織一家人一起看一部電影、一起做飯。猿輔導認為,最重要的是“儀式感”,很多事情看似日常,但是把它正兒八經當成一個活動來做,孩子的期待值與體驗感也會更強。
猿輔導認為,家長可以用替代法,轉移孩子注意力。如果沒有時間與精力陪伴孩子,家長也不必擔心。孩子的精力總歸是有限的,投注在A的精力多了,在B的精力自然就少了。所以猿輔導認為我們可以用替代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喜歡在手機里面玩三國殺的游戲,那我們就給孩子買三國演義的書籍,半哄半騙地引導孩子去閱讀;如果孩子喜歡在手機里跟同學聊天,那我們就給孩子報興趣社團,不求學什么,多交交朋友也是好的。總之,就是看孩子沉迷手機的背后,到底是有什么樣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滿足了這種需求,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就會減少。
猿輔導建議,家長可以向游戲學習,培養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孩子愛玩手機喜歡游戲,跟我們成年人喜歡看短視頻、喜歡打牌、追劇沒有本質的區別。“禁果效應”說的就是,我們越不讓對方做的事情,對方就會越想去做,即使他自己并不喜歡這件事。所以不必將手機跟游戲當成洪水猛獸,游戲易疏不易堵。一昧阻止孩子玩手機,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強。
總的來說,手機跟游戲之所以令人上癮,猿輔導認為主要有三點:及時鼓勵;難度適中;跳一跳就能夠得到。與其跟手機、游戲對抗,家長不如向游戲學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