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一盤棋”優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2022/10/20 8:51:46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創下新高且出口勢頭較好。在穩增長、促消費等政策支持下,我國汽車產業克服疫情等因素沖擊,呈現出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為穩住經濟大盤發揮了積極2022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創下新高且出口勢頭較好。在穩增長、促消費等政策支持下,我國汽車產業克服疫情等因素沖擊,呈現出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為穩住經濟大盤發揮了積極作用。數據顯示,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出口34萬輛,同比增長97.4%;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比重達到22.9%,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00萬輛。
部分地方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新能源汽車作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已成為一個風口行業,吸引了大量技術、資本向這個行業匯攏、集聚。但部分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的情況,9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
“我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新能源汽車目前成了一個風口行業,吸引了大量技術、資本向這個行業匯攏、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轉型升級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確實存在著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的情況,但是這是發展中的問題。他說,隨著產業的成長、成熟,這些問題都會逐步得到消化解決,當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面臨著加強政策法規協調、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保護等方面的新任務,這些都需要今后加力去解決。
針對今后新能源汽車一些技術創新突破方面是否面臨更多障礙問題的提問,辛國斌認為,這些都不是非常突出和重要的問題。他分析,新能源汽車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有各種資源要素向這個領域匯聚,這些問題都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得到解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1-2035年)》,進一步加強統籌規劃布局,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辛國斌表示,后續將重點做好這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建立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落實落細各項工作任務,發揮各方協力、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發展,把相關問題研究透、解決好。
二是優化配套環境。要持續支持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加快充換電、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優化新能源汽車實施的 “雙積分”管理辦法,營造更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三是進一步完善監管方式。要進一步細化法規和管理要求,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加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監管。辛國斌認為,沒有產業安全就沒有產業發展,所以要把這些問題解決好,同時支持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目前已經作出了統籌安排,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再上新臺階。
產業鏈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新階段,在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等相關政策措施的推動下,預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穩定向好,規模進一步攀升,延續增長態勢,預計銷量超過550萬輛,同比增長56%。但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多方面挑戰。具體表現在:在產業鏈方面,新能源汽車存在產能過剩風險,且產能與市場布局待優化;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價格上漲導致動力電池成本上升;氫燃料電池汽車面臨制氫、儲氫、加氫、運氫全鏈條氫能供應體系建設問題;芯片自主問題嚴重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產品方面,整車成本依然偏高、動力電池安全問題依然存在、關鍵技術環節存在短板、芯片緊缺等問題待進一步發展完善。
在使用環境方面,充電基礎設施依然是短板,后市場流通服務體系還有待健全。
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新能源汽車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遠低于傳統燃油汽車,但電池中所含重金屬元素廢棄之后甚至會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需引起高度關注。
優化產業布局 不再 “遍地開花”
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持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政策體系,營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環境。二是堅持“全國一盤棋”優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按照區域集聚、主體集中的原則,構建布局合理、發展有序、運行高效的產業格局。三是鼓勵企業充分依托我國產業基礎,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車關鍵系統部件和基礎共性技術,持續提升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四是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深化國際合作,鼓勵中外雙方企業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領域,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和互利共贏。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在過去幾年,中國出現了幾百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平臺統計,截至2019年3月,國家平臺累計注冊新能源整車企業達到635家,成功注冊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有486家,通過 “平臺符合性檢測”的新能源整車企業有450家。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市場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經超過了70家。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將不再 “遍地開花”,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全國一盤棋”產業布局理念之下,過去靠市場野蠻生長、靠補貼成長起來、缺乏競爭力的產能和品牌將面臨極大挑戰,一些產能會加速退出,一些品牌會銷聲匿跡。(記者 祁曉玲 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