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能源新領域:太空太陽能發電站
2022/11/3 19:13:14 來源:新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明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的低碳路徑。這意味著,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明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的低碳路徑。這意味著,未來我國的新型供電系統中大部分供能將來自于新能源。
科學家們提出了空間太陽能電站的設想。簡單來說,空間太陽能電站是指在空間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微波或激光等方式將能量傳輸到地面的電力系統。空間太陽能的發電用衛星吸收的陽光不會被大氣削弱,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避免了晝夜更替,不會有天氣變化。據統計,空間太陽能利用率可達1366瓦/平方米,是地面平均太陽光照功率的7~12倍,且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空間太陽能電站在99%的時間內可穩定接收太陽輻射,向地面固定區域傳輸能量。
從技術層面來說,空間太陽能電站技術主要存在三個技術環節,分別是能量收集,能量轉換和傳輸,能量接收與利用。能量的收集主要通過航天器來實現,如軌道衛星或空間站。收集能量的手段除光伏發電外,還有將太陽能直接轉為激光能量的技術路線。能量轉換和傳輸也存在諸多技術路線,目前討論最多的有通過微波、激光兩種方式傳輸。相較而言,微波轉化和傳輸效率較高、特定頻段穿透性好;其波束較寬,發射和接收天線的尺寸較大,適合于大功率天地能量傳輸模式。
目前空間太陽能發電技術仍面臨著許多挑戰。但這同時也是令人振奮的研究課題和發展機會,該技術未來將在“雙碳”目標的達成上發揮起重要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