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再增60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產能 勝華新材加速一體化布局
2022/11/11 10:25:14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本報記者 王 僖 11月10日,勝華新材發布兩則項目建設公告。公告稱公司將與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榆高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榆高化工”)總投資65億元,在四川省樂山市建設60本報記者 王 僖
11月10日,勝華新材發布兩則項目建設公告。公告稱公司將與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榆高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榆高化工”)總投資65億元,在四川省樂山市建設60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項目。而公司今年6月份公告顯示在四川省眉山市建設的20萬噸/年電解液及配套項目宣告終止。這是公司統籌在建、擬建項目后,發揮一體化成本優勢和協同效應的新布局。
華安證券分析認為,“公司憑借在電解液溶劑方面的優勢,積極布局下游電解液。為了進一步優化電解液成本,該公司積極推進一體化布局。”
向綜合平臺服務商轉型
深耕碳酸酯行業20年的勝華新材,自2016年起正式向電解液材料供應商轉型。近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增長,動力鋰電池需求旺盛,我國電解液產業也隨之進入高速擴張期。勝華新材憑借在電解液溶劑方面的優勢,積極布局下游電解液,推進公司向“電解液+材料”綜合平臺服務商轉型。
在加碼電解液產能方面,繼2021年11月份公司公告擬在山東東營投建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后,今年6月份,公司又宣布擬在湖北武漢和四川眉山各投資建設一個2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由此公司2022年至2024年預計新增電解液產能70萬噸。
為了進一步優化電解液成本,今年9月份公司公告稱與中氟泰華、榆林化學、榆高化工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其后公司10月13日公告稱,擬與中氟泰華在四川省樂山市,總投資約20億元建設10萬噸/年液態六氟磷酸鋰及其配套裝置,表明優化電解液成本的“第一只靴子”落地。
11月10日披露的兩則項目公告,則是優化后落地的“第二只靴子”。根據公告,公司與榆高化工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擬在四川樂山合資設立公司,總投資65億元,建設60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項目,項目計劃分2期建設,建設周期約18個月。
同期,公司將終止在眉山的2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公司稱,該項目尚未開始建設,不會對公司現有業務和整體生產經營產生重要影響。
對于終止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一方面,樂山市當地有豐富鹽鹵礦、螢石礦、磷礦資源,公司已在樂山市建設10萬噸/年液態六氟磷酸鋰裝置及配套項目。另一方面,此次聯合榆高化工在樂山配套建設的電解液項目比原規劃項目能更好地降低電解液生產成本。“液態六氟磷酸鋰是電解液項目的重要原料之一,兩個項目均在樂山市建設,可實現主要原材料管輸供應,保持一體化的產業優勢。”公司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截至目前,勝華新材規劃新增的電解液產能由70萬噸變為110萬噸。根據公司公告,其中東營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預計2022年年底建成投產,武漢2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預計2023年10月投產。
電解液行業加速布局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和儲能產業的發展,電解液作為鋰電池關鍵材料,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供應和需求同步擴大。”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東亞前海證券分析指出,儲能鋰電池已成為電解液新的需求增長點,在下游需求增長的推動下,全球電解液出貨量高速增長。據EV Tank數據,2021年全球電解液出貨量為61.2萬噸,同比增長83.2%,2014年至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3.2%。其中,2021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為50.7萬噸,占全球出貨量的82.8%。
據百川盈孚數據,2022年國內計劃凈增電解液產能為52.05萬噸。東亞前海證券認為,“2022年電解液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新增產能投放對2022年全年供給影響有限。”2023年我國電解液產能有望大幅擴張,其中,頭部企業天賜材料、勝華新材等將貢獻較大產能。
中國能源研究會政策研究中心特聘專家董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解液頭部企業在競爭格局中占有很大優勢,未來,電解液頭部企業將擴大縱向一體化的整合規模和力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