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有望成最廉價可再生能源?這兩大技術路線被看好
2022/11/15 14:06:46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和其他能源相比,以一度電的成本為例,光伏有望成為最廉價的可再生能源。”在11月11日由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主辦、以“光儲融合,‘碳’無止境”為主題的“2022光伏新能源產“和其他能源相比,以一度電的成本為例,光伏有望成為最廉價的可再生能源。”在11月11日由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主辦、以“光儲融合,‘碳’無止境”為主題的“2022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金壇長蕩湖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褚君浩作出如上判斷。
來自行業協會的高層及企業界的泰斗也紛紛在會上發聲,在為光伏發電“站臺”的同時,也提示企業跨界入局制造端后,行業可能出現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預測,2050年全球90%的電力將由新能源供給,其中33%由光伏供給。當前,光伏能源正處在黃金的發展期,技術成熟,水平提高,國家需求增強,整個形勢對光伏發展形成非常有利的條件。我國的晶體硅太陽能產業目前發展得很好,在國際上處于前列,是一個值得驕傲的產業。”褚君浩說。
他表示,當前光伏發電成本逐年下降,如果用美元來計算的話,一度電的成本已低于0.05美分,相當于每度電0.35元。相比之下,其他所有能源都是貴的。拿度電成本來看,光伏有望成為最廉價的可再生能源。
在太陽能利用技術進展方面,褚君浩介紹了一些最新的前沿技術。
“現在有兩個技術是值得關注的,一是鈣鈦礦電池,它的電池效率可到25.7%,晶硅是26.7%,但晶硅電池是經過那么多年發展過來的,鈣鈦礦電池則是2021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所以發展非常迅速。而鈣鈦礦如果做成疊層電池可更多利用太陽能,效率可到31.25%,打破了單體的鈣鈦礦電池和單體的晶硅電池。現在,業界把研發高效的鈣鈦礦電池作為非常重要的方向,美國也成立了鈣鈦礦光伏聯盟。”褚君浩說。
另一個技術方向則是薄膜砷化鎵多結電池,“在無人機、5G通訊站、汽車等方面都有應用,因為效率特別高,可以到35%,但賣得也貴。我們現在的太陽能電池很便宜,幾塊錢一瓦,它要賣幾百塊錢,因為它是做空天應用的。”
“光伏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褚君浩表示,要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他強調,儲能對光伏產業規模化發展非常重要。“我們現在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還比較小,對電網的沖擊就不大。將來如果大規模裝機對電網的沖擊就很大,一定要與儲能結合起來。”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會上分析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他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產業仍然呈現了比較好的發展態勢。在市場方面,前三季度光伏產業增長率超過100%,出口方面超過4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100%。而在應用端,我國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超過105%。其中,快速增長的分布式市場值得關注,新增裝機量增速達115.3%。至此,光伏已搖身成為我國第三大的裝機電源。
在王勃華看來,中國光伏行業當前所取得的成績與技術創新息息相關。而針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各國正紛紛調高裝機目標,國內市場的儲備規模尤其雄厚。
據他介紹,結合各省市出臺的“十四五”風光裝機規劃統計,有26個省份規劃的光伏新增裝機規模超406.55吉瓦,即未來四年新增355.5吉瓦。
王勃華還總結了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兩個特點:第一,光伏企業進一步完善海外產業鏈;第二,產能擴張意愿強烈,產業布局趨向集中化。隨著跨界企業入局制造端,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這可促進光伏技術百花齊放,刺激傳統光伏企業加速推進技術迭代,為光伏行業帶來新的經營模式,使行業更具活力;另一方面,行業也可能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部分環節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本屆峰會還特邀產業界泰斗級人物——宏碁創始人施振榮通過線上方式為參會嘉賓剖析了“微笑經濟”。
施振榮表示,面對未來,光伏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只要通過創新提升一點點,大家有效的收益模式能創造1%的利益的話,它的規模就對未來發展貢獻非常大。”
他認為,光伏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最重要還是從“六面向”的總價值去思考。“尤其是隱性的價值方面,只要能夠創造價值,現在的機制自然會回饋你有效的利潤。”
在本屆峰會最后一個環節“高效光伏與低碳技術論壇”上,由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教授沈輝主持,國家光伏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阿特斯陽光電力董事、高級副總裁張光春,SEMI中國光伏標準技術委員會主席、一道新能源首席技術官宋登元,東方日升異質結事業部總經理楊伯川,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分布式事業部總監羅易等就光伏行業技術創新的話題,從技術路線、光儲融合以及綠色能源發展等角度做了精彩分享。
張光春在題為《光儲深度融合穩推綠色能源發展》的報告中表示,支持“雙碳”戰略的兩大技術,一是光伏發電技術,一是儲能技術。這兩個技術的發展,必須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宋登元介紹了N型晶硅TOPCon光伏技術的發展和市場應用,“2022年是光伏電池技術迭代年,是N型電池的元年。”他表示,一道新能源目前發展速度迅猛,今年年底能形成20吉瓦的電池和組件,明年電池和組件合計有望突破60吉瓦。
轉自:上海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