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增速強勁,中國新能源車發展領軍全球車市
2022/11/21 15:51:46 來源:羊城晚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來自乘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新能源車需求較強。在歐洲的傳統車和新能源車產銷偏低的情況下,2022年的中國新能源車地位回歸62%的高位水平,其中7-9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在來自乘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新能源車需求較強。在歐洲的傳統車和新能源車產銷偏低的情況下,2022年的中國新能源車地位回歸62%的高位水平,其中7-9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在世界份額的占比是67%,表現優秀并持續走強。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022年1-9月達到696萬臺,同比增長69%;9月銷量105萬臺,同比增長63%。
市場拉動導致表現超強
從數據趨勢看,2012年世界廣義新能源汽車銷量158萬臺,到2015年僅有銷量179萬臺,隨著2016年開始的新能源車加速發展,2021年全年廣義新能源車銷量977萬臺,2022年1-9月的廣義新能源汽車銷量998萬臺,其中混合動力銷量達到276萬臺,占比28%。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2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超強表現的原因是市場需求的有效拉動,政策驅動轉向市場化。海外疫情影響下的歐美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較強,2022年的中國世界地位回歸62%的高位水平,中國帶動世界增量主要是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轉向市場化推動,形成較強的內生增長動力。
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23%
據分析,世界新能源車的發展從混合動力開始,隨后逐步進入電池為主的時代,純電動和插混成為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主力。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也是從支持公交卡車的普通混合動力開始的補貼進程。隨后客車進入純電動時代,混動客車成為歷史。2018年-2021年混動占比持續下降,2022年份額仍下降到28%以下。
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總體呈現快速提升趨勢,2022年已經達到12%水平,其中,中國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3%,德國達到23%,挪威達到70%,美國僅有7%,日本僅有2%,因此全球新能源發展的不均衡性極為明顯。隨著美國加大新能源的滲透,世界新能源車進入強勢發展的新階段。
純電份額占全球市場74%
根據全國乘聯會數據,中國新能源車2022年1-9月的銷量434萬臺,大幅超越歐洲的164萬臺和北美洲的76萬臺的銷量,中國新能源車優勢明顯。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弱小中逐步快速成長的走勢規律,與傳統車走勢規律相對差異較大,隨著整體的新能源車市場化轉型的趨勢到來,近期新能源車逐步轉向常規化的運行狀態。
2022年的世界新能源車結構是中國偏純電動,歐洲主力國家市場插混較強,挪威等非汽車生產國家的純電動較強。
從世界新能源乘用車的產品結構來看,近幾年來的純電動占比提升,2022年達到74%,氫能源市場嚴重低迷,插混份額下降,類似傳統車的中高端格局逐步出現。世界新能源車的結構是SUV增長,轎車占比下降,MPV偏弱。總體看高端表現突出,這對傳統燃油車壓力較大。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較為完善
中國A00級電動車較強,歐美國家的A0級占比較高。綜合來看,A0+A00級總括的經濟型電動車成為主力。乘聯會數據顯示,世界汽車存在B級電動車占比較高,而A級車占比偏低的局面,這也是特斯拉世界布局的良好效果。
市場上各廠家新能源差異明顯,豐田的混合動力超強,而特斯拉只有純電動,且占據絕對主力地位。插混是歐洲大眾與寶馬表現較強。大眾的純電動的發展速度很快。
從歷年銷量份額看,特斯拉保持世界第一,目前持續走強。中國的比亞迪和上汽集團的新能源表現優秀,上汽乘用車和上汽五菱兩家自主車企的表現很好。德國大眾的新能源車表現較強,寶馬集團、德國奔馳等保持在第二梯隊水平。
豪華車的新能源化浪潮競爭相對激烈,特斯拉表現極其優秀,推動奔馳和寶馬都在新能源車加大投入。例如,奔馳EQ系列被認為是奔馳轉型電動的標志性車型。目前,寶馬、奔馳的性能車的提升速度并不是很快,特斯拉的銷量目前是model3和modelY的增量,實現主力車型的超強量產。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較為完善,在加快電動化進程的過程中,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步伐也進一步加快。今年以來,寶馬集團不斷加大在華投資力度,目前投資的100億元將用于擴大沈陽生產基地的動力電池生產規模。
從車企的純電動份額來看,純電動車中的特斯拉份額表現相對較為穩定,在2020年以來始終在20%以上的份額水平。上汽集團2022年1-9月的11.2%的份額表現相對較強。比亞迪的份額總體來看保持相對穩定,2022年的份額上升到11%,表現良好。
比亞迪在插電混動市場表現良好
中國在世界插電混動份額表現持續走強, 2021年中國在世界插電混動份額在32%的水平,2022年上升到53%的水平,歐洲的插電混動份額從2018年的28%,上升到2020年的65%,又下降到2022年的36%的水平。
從車企的插電混動份額來看,比亞迪表現最為突出。2022年1-9月上升到世界插電混動份額32%的水平,體現了比亞迪插電混動市場的良好表現。
德國大眾的插電混動份額大幅上升到2020年的16.4%,又下降到2022年的9%的份額。寶馬的插電混動份額近兩年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2022年下降到7.6%的水平,吉利沃爾沃的插電混動占到世界9%的水平。
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要建設好口碑
自2021年以來,隨著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中國汽車產業鏈的韌性較強的優勢充分體現,中國汽車出口市場近兩年來表現超強增長。
崔東樹分析認為,現在來看,我國自主品牌出口進入了新的階段,也就是進入了新能源發展的機遇期。在燃油車方面,我們技術相對于歐美國家的技術仍明顯處于落后的狀態,而新能源技術我們明顯處于相對先進的狀態,因此中國新能源出口有較大的空間。而且由于歐洲目前處于資源相對緊張的狀態,對車的需求相對比較大,而且還有政策的支持,所以對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帶來巨大的良好機會。
目前,我國新能源自主品牌出口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出口市場波動比較大,尤其對歐洲市場面臨的陸運較難,俄烏危機后中歐班列運行波動性比較大,再有海運的出口船只的滾裝船難以有效獲得船期。但是歐洲對新能源車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也是中國出口的良好機會。
崔東樹形容,未來中國自主品牌參與國際競爭,需要在技術方面做到有效地提升,確保自己的產品技術和標準達到歐洲的標準,尤其在測試、環保等各方面來說都要按照歐洲的標準去做。新能源車產品要按照歐洲人的個性需求去做針對性改進,要做本土化適應改進的大量工作,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滿意度。與此同時,在海外要建立好良好的使用環境,不管是充電設施還是售后維護等,這方面都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確保用車滿意度提升,防止出現前期出口發展中國家的服務爛尾現象。前期出口的承包式的維修比較差,口碑相對比較差,要改變汽車出口打游擊戰的汽車出口被動的情況。(記者 戚耀琪)
轉自:羊城晚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