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創聯行:博邁醫療參與“2022中國醫療器械出海大會”
2022/12/6 21:27:44 來源:搜狐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9月16日-17日,由動脈網VB100、蛋殼研究院主辦的“2022中國醫療器械出海大會”在北京麗都皇冠假日酒店二樓宴會廳圓滿落幕。2022年9月16日-17日,由動脈網VB100、蛋殼研究院主辦的“2022中國醫療器械出海大會”在北京麗都皇冠假日酒店二樓宴會廳圓滿落幕。本次大會聚焦醫療器械出口,以“貿易關系”為核心,從國際視野解讀醫療器械產業生態、探討全球經濟、政策、市場下的出海趨勢、創新應用與產業合作。
在大會開幕式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副主任王健、蛋黃科技創始人李大韜為大會致辭。王健副主任表示,醫療裝備的創新發展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需求為導向,促進健康公平。醫療設備出海一定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堅持開放共享、互利共贏。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愿意與國內外的伙伴一道,“創新自強、開放共享、互利多贏”,推動中國醫療器械出海,推動中國經驗出海、能力出海、服務出海,為健康中國建設,健康絲綢之路建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李大韜先生提到新時代的“出海”熱潮是大量的創新案例迅速成長所形成的勢能外溢。同時也是從制造能力的輸出向商業實踐和思想的輸出的演變。動脈網非常希望能夠在這些細微變化中找到未來,也希望在關注建立在中國實踐基礎之上新的商業文明和新的結構的產生。
本次大會匯聚了眾多行業大咖,就醫療器械出海政策方向、海外市場需求、醫療企業出海戰略規劃等方向進行了深入解讀和探討。前FDA資深器械注冊審批專家、泛生子CMO胡云富從政策審批的角度出發,針對體外診斷的出海策略與監管要求進行了主題分享。他提到出海的一個重要路徑是選擇落地美國,并且介紹了FDA的監管體系原則。
英國駐華使館國際貿易部參贊Richard Cowin 康瑞、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商務處中國大陸投資團隊負責人Paul Cheyne 陳保羅、以色列駐華使館經濟參贊Esti Ayalon-Kovo 柯靄晴、比利時法蘭德斯投資貿易局技術參贊Peter Tanghe 唐艾海分別介紹了各國及地區的醫療科技創新現狀,尋求新的合作機遇。
大會的資本圓桌環節,約印醫療基金合伙人熊水柔、高特佳投資執行合伙人范文靜、元生創投合伙人顧磊敏、惠每資本合伙人宋龍濤、泓潤健康合伙人左霖共同探討“資本如何助力藥械企業在海外迸發活力”話題,圍繞醫療器械企業出海需具備的條件、賽道所面臨的挑戰等熱點進行了思想碰撞,最后,熊水柔先生表示醫療器械出海的最終目標是將最好的產品在世界流動,將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產品造福于患者。
勾勒產業脈絡,遇見揚帆起航的未來
蛋殼研究院院長姜天驕在大會現場發布“醫療器械出海行業研究報告”,從十大問題切入,對醫療器械出海全流程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解讀。他首先從宏觀產業談起,出海是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必經之路,再介紹企業專利的保護及海外布局、出海建廠策略、尋找合作伙伴等細節方面著手抽絲剝繭,層層深入。
普瑞純證首席執行官、東吳科技/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獲得者孟竹女士與普瑞純證副總裁、醫療器械和IVD全球注冊專家孫大光先生、蛋黃科技創始人李大韜先生共同發布了“2022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出海指數”及入圍“2022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出海指數”TOP100企業。
孟竹女士還為大家介紹了出海指數的背景、篩選五大維度以及普瑞純證獨家的GRIP平臺。“2022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出海指數”是依托普瑞純證自主研發的全球法規智能平臺GRIP所收集和匯總的數據,針對所有國內A股上市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定期對外發布企業的出海指數排名。該指數從企業的年報銷售數據、海外臨床情況、注冊產品及所獲專利等多維度入手,聚焦企業的研發能力、海外銷售能力和目標市場容量預估(即某種疾病在該地區的發病人群總數)。以上這些數據都摘自于公開渠道可以獲取的公開數據庫。
動脈網VB100、蛋殼研究院于2022年7月聯合發起“2022醫療器械出海創新案例征集活動”,面向國內有海外市場布局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以及器械出海服務機構展開征集評選。歷時2個月,共20個創新案例經過重重篩選,脫穎而出。最終評選產生“2022醫療器械出海最佳創新產品案例”、“2022醫療器械出海最佳戰略布局案例”、“2022醫療器械出海最佳服務賦能案例”。大會現場發布了2022醫療器械出海創新案例,獲獎企業代表受邀出席頒獎儀式參與互動。
破浪領航,主論壇共話出海路徑規劃方向
中國本土企業探索“出海”應該如何把握方向盤?基于全球視角布局的創新路徑,應該是什么樣?大會主論壇上,九安醫療國際貿易綜合部負責人劉志青,樂普醫療董事會董事、國際事業部、IVD板塊負責人蒲緋,賽諾微醫療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金迪,微泰醫療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施永輝,菲鵬生物國際產品總監劉進,推想醫療副總裁陳炳澍,凡知醫學創始人、董事長、CEO宋克清,博邁醫療創始人、CEO李斌多位嘉賓從企業出海實踐出發,分享體外診斷、高值耗材、微創外科器械、糖尿病器械及生命科學工具領域的出海之路。
新形勢下,多樣的出海賦能服務如何助力企業揚帆起航?蘇州工業園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張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招商局局長王倫茂,海河生物醫藥科技集團法規咨詢業務總監金香丹,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公共事業部門技術總監黃鵬飛,聯醫集團副總經理、數字戰略官曾輝,海外掛號網創始人兼CEO 、H&W Biotech創始人兼亞太區總裁孫曉健多位嘉賓圍繞跨境投資的新趨勢、供應鏈服務、全球法規變化的趨勢挑戰、數字化解決方案、C2M數字化跨境出海、海外本地化經驗等多個話題,講述CRO企業及園區機構如何賦能醫械企業出海。
智領出海,深度聚焦全球市場準入數智化創新
大會同期,動脈網VB100聯合全球化SaaS+Data生命科學服務商-普瑞純證舉辦了“全球市場準入數智化創新論壇”。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醫療器械部主任、醫療器械國際合作分會秘書長任芳出席,分享了《新形勢下中國醫療器械國際化發展機遇和挑戰》的主題演講,從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情況、貿易情況、新形勢下中國醫療器械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展開講述機遇與挑戰。
普瑞純證副總裁、醫療器械和IVD全球注冊專家孫大光圍繞醫療器械如何跨過海外準入門檻這一問題發表了演講,以企業海外注冊案例為出發點,剖析海外市場準入關鍵及發展核心。
普瑞純證首席執行官、東吳科技/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獲得者孟竹發表了《SaaS+Data數字化賦能醫療器械企業揚帆出海》為題的演講,主要提到數字化出海方向,如何把握時機,進行海外布局,解決出海痛點等話題。繼而對“國內醫療器械細分領域出海指數”榜單TOP100中的前20家公司進行深入解讀分析。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瑔從共識、挑戰、路徑三個方面談醫療器械出海。最后站在資本的角色為器械企業出海提出了三點建議:1.關注多個區域的市場 2.區域化有針對性的靈活策略 3.找一個靠譜的CRO。
醫療器械作為典型的高科技+意識密集型的產業,進入門檻高、競爭激烈。數智化轉型作為打開海外市場的一把鑰匙,醫療器械海外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空間。針對這一話題,普瑞純證首席執行官、東吳科技/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獲得者孟竹、唯邁醫療聯合創始人、CEO楊賀、韋拓生物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吳潔、閱微基因海外業務部負責人何醍展開了尖端討論,他們從各自的領域出發分享如何選擇海外市場、數智化轉型的具體動作、產品創新與品牌出海的路徑。
鏈接全球資源,尋找出海目的地,10個創新項目現場推介
大會同期舉辦的出海推介會旨在為中國擬出海的優質企業項目提供一個公開展示的舞臺,通過高質量演講,全方位展示各自核心競爭力。現場邀請到加拿大魁北克省、英國、澳大利亞、納米比亞、蒙古國、以色列、芬蘭、荷蘭等10+國別及地區的大使館代表參與會議。潤邁德醫療、閱微基因、普博醫療、羅森博特、馬可菲斯、唯邁醫療、糖吉醫療、UninTech GmbH、博爾誠、科塞爾等10個創新企業項目進行推介。現場互動氛圍熱烈,以色列大使館代表、加拿大魁北克省大使館代表對唯邁醫療、普博醫療、羅森博特3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提問交流,多數大使館代表在會后與企業進行了深度溝通合作,線下成功對接30+企業。
持續兩天的交流分享、思維碰撞的2022中國醫療器械出海大會宣告圓滿落下帷幕。大會為創新企業、駐華大使館、資本、園區機構等多方搭建了交流共創、攜手共進的平臺,記錄新時代國際視野中的醫健產業創新。出海是這個時代的企業家給出的答案,海納百川,于逆流中乘風破浪,望遠方揚帆起航。
國創聯行分析認為,醫療器械在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之下必將進一步做好國產醫療器械出口的路徑。低成本,高質量是國產替代的優勢。其實這個在器械的進口替代上,我們15年前就看到了,比如心臟支架的替代等等,但那個時候可能是一個低端替代,后來國內漸漸做成高端替代,我們不但做的高端,有成本優勢,更有可能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包括東南亞、中東和東歐這些國家,跟MSA去競爭。在診斷里面,現在我們能看到一個勢頭,中國公司出海的一個很強的苗頭,但做的滲透率還不夠高,包括對地域的覆蓋還有很大的機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