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電:中國棉紗進口減少 全球服裝制造格局生變
2022/12/7 12:49:15 來源:中國棉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新疆棉禁令、中國防疫政策以及運輸延遲等影響,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棉紗進口大幅下降,創下十多年的低點。前三個季度,中國棉紗進口減少的數量相當于大約240萬包棉花,甚至中國已經受新疆棉禁令、中國防疫政策以及運輸延遲等影響,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棉紗進口大幅下降,創下十多年的低點。前三個季度,中國棉紗進口減少的數量相當于大約240萬包棉花,甚至中國已經開始對印度出口棉紗,這在以前從未聽說過。
今年,中國棉紗進口創下十年來最低,這使像印度這樣的國家設法將棉紗出口到其他目的地。由于中國棉紗產量不能滿足下游紡織服裝業的需求,因此中國一直是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棉紗的最大買主。
不過,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1-9月中國棉紗進口額為2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3.2%,去年同期為43億美元。印度棉花咨詢機構CottonGuru董事總經理Manish Daga表示,中國棉紗進口需求出現如此大幅下降反映了全球服裝需求下滑。而且,中國甚至開始向印度出口棉紗,這在以前從未出現過。
Daga表示,中國的棉花價格低于印度,這種情況以前也極少出現,這就是棉紗是從中國出口到印度而不是從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原因。根據美國農業部近期的報告,今年中國棉紗進口減少的數量大約相當于350萬包棉花。
中國的服裝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主要出口到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國家。不過,俄烏戰爭的爆發導致燃油和原材料價格暴漲,歐盟國家9月份的通脹率已達10.9%,隨著服裝廠家和零售商成本的上升,消費者對服裝的支出減少,整個歐洲的零售出現下滑。
美國農業部報告稱,今年1-9月,中國服裝內銷和出口同比都下降了5%,反映了服裝需求下降的事實。報告還認為,中國棉紗進口下降也受到了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導致很多地區的生產和消費受阻。Daga認為,目前中國制造商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棉紗消費才會減少,工廠也不想補充庫存。
美國農業部報告認為,美國實行的新疆棉禁令也是一個因素,品牌商努力確保供應鏈合規。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稱,現在對美國的出口訂單開始增加。據孟加拉國服裝雜志Textile Today的報道,該國2021-2022財年對美國的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51.5%。越南棉花和紡紗協會(VCOSA)稱,今年10月越南對中國的纖維和紗線出口只有5.19萬噸,同比減少33.3%。
Daga表示,印度每年通常要出口100萬噸左右的紗線,其中60-70%直接或間接出口到中國。不過,中國訂單的減少迫使印度出口商尋找其他市場。Niva出口公司董事總經理Alkesh Gangani表示,中國是我們的主要買家,但現在我們開始把更多的紗線賣給國內紡織廠以及孟加拉國、非洲和歐洲等地。今年,Niva公司對中國的出口還不到去年(1000噸)的一半。出口商也表示,中國的防控政策給物流帶來持續的阻礙。
印度某出口商表示,公司的集裝箱運輸經常停滯,沒有保證,航線時間也更長了,以前只需要25-35天,但疫情之后運輸時間長了一倍,去年該公司對中國出口2.5萬包棉花,但本年度至今還沒有出口。
美國農業部在今年8月份的報告中稱,從服裝制造趨勢的轉變來看,中國棉花進口的地位似乎達到了頂峰,其他國家棉花進口所占比重在提高。預計到2030年,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和土耳其合在一起將占到全球棉花進口總量的47%。
該報告稱,2012/13年度中國占全球棉花進口的比重達到50%以上,之后逐漸下降,去年降到了26%。由于生產成本增加、化纖使用增多,到2030年這一比重可能進一步下降到24%。這一趨勢也反映了中國的戰略規劃,其中包括高質量開放以及一帶一路戰略,這些都是對行業經濟發展的反應。
[188]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