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普惠金融發展呈現四大新特點
2022/12/9 9:21:56 來源:同花順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17日,以“融普惠新金融”為主題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線上舉行,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會上對《融普惠新金融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錦(2022)》進行預發11月17日,以“融普惠新金融”為主題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線上舉行,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會上對《融普惠新金融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錦(2022)》進行預發布,并介紹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以及此次案例評選的情況。
曾剛指出,近年來,我國通過實施普惠金融發展戰略,相關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機構的產品業務創新能力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已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信貸規模和增速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領先的。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國人民幣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1.39萬億元,同比增長21.6%,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0.4個百分點。涉農貸款余額48.5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5.46萬億元,同比多增1.46萬億元。
與此同時,普惠金融發展呈現了四大新特點。一是主體不斷拓展,新市民、養老等主題逐步成為當前普惠金融發展非常重要的部分;二是脫貧攻堅完成之后,脫貧人口還待提升生活質量和收入水平,需要通過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提供持續支持;三是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加快,金融機構必須要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來突破這種運營成本、風控等方面的障礙;四是越來越重視消費者保護問題,監管制度建設持續推進。
曾剛介紹稱,此次普惠金融典型案例評選與普惠金融發展新特點緊緊相扣,總共分成四大類,包括鄉村振興、新市民、產品和服務創新、消費權益保護,總計收到來自各地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科技公司等834家單位的有效案例1206份,順利完成了案例征集、參評資格初審、網絡投票、各協會復審推薦和專家評委線上評審等環節,最終有141個案例入圍“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名單,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100個、融資擔保公司18個、財務公司8個、小貸公司8個、其他機構7個。
分類別來看,鄉村振興案例有42個,涉及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三農貸款、政企合作以及還物聯網技術等多個方面;新市民案例有17個,涉及創業貸款、住房租賃、教育等領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產品和服務創新案例有75個,重點涉及數字技術應用等模式創新;消費權益保護案例有7個,涉及金融消費者教育、金融反欺詐等方面。
“今年評選參與機構比較積極,收集到的案例類型豐富,這也反映了普惠金融發展所取得的有效成果。”曾剛表示,下一步的普惠金融工作重點應緊扣共同富裕這一主題,致力于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等問題,比如通過普惠金融服務新市民、完善養老第三支柱等方向。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