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石油石化企業亟待轉變生產經營模式適應能源轉型需要
2023/2/10 12:09:29 來源:中國石油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全球目前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全球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與此相對應,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了實現碳中和時間表,中國政府也制定了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表。全球目前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全球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與此相對應,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了實現碳中和時間表,中國政府也制定了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表。全球石油石化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調整,機遇和挑戰并存。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面臨如何推進和實現“雙碳”目標、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如何實現產業升級以及如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等諸多問題。
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除了承擔經濟責任外,還承擔著國家能源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因此,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將能源保供作為重大責任,在實現“雙碳”目標和加速轉型過程中擔負特殊歷史使命,根據國家需要確保油氣增儲上產,加強油氣勘探開發,穩油增氣,確保轉型期國家能源安全。
預計在未來較長時期,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將面臨能源保供和能源轉型的雙重壓力,這需要企業制定長遠戰略和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節奏地從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向全新的符合能源轉型需要的生產經營模式轉變。
全球石油石化行業進入格局重塑期,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實施產業調整戰略
目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議題風起云涌,尤其是歐洲國家更是將應對氣候變化變成核心事務。在此背景下,能源行業步入到一個全新的轉型浪潮之中,石油石化企業亦成為弄潮兒。
2021年,生態環境部已明確VOCs(揮發性有機物)成為城市空氣質量考核新的指標,未來國家將持續限制新建“兩高”項目,將實行產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5個減量指標約束,并且要求實施項目置換政策,被置換項目在新項目投產之前必須關停淘汰。
對于碳排放指標來說,預計指標將逐漸成為稀缺資源,碳成本逐漸顯性化,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未來必須實施轉型戰略。
對于環境治理來說,國家或將推進排污權、用水權、用能權的市場化進程,以往的投資模式、能源利用模式和發展模式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企業更需要加快轉型步伐。
在大的外部環境變化驅使下,可以預計,石油需求達到消費峰值后將進入平臺期。
對于天然氣來說,預計消費需求還將持續增長,達到消費峰值尚需時日,但是隨著“雙碳”目標持續推進,也將逐漸進入平臺期。
預計成品油消費將在幾年內進入峰值期和平臺期,有可能呈現出“汽油達峰、柴油下降、煤油增長”的特征。
石油化工產品“低端擁擠、高端短缺、特種化學品增長”趨勢可能延續較長時間,大宗化工產品價格將圍繞成本上下波動,市場穩定性將受到各種因素制約。
在此背景下,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勢必要根據市場需求,對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做出相應調整,生產工藝和流程的市場靈活性必須增強。
能源轉型進入技術制勝期,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重塑技術創新戰略
目前,全球能源轉型進入技術制勝期,誰擁有關鍵技術,誰就擁有未來。對于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日益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中國石油石化企業也必須充分認識到技術創新的極端重要性。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零碳路線圖可知,未來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主要依賴目前處于示范期的技術,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關鍵在于技術創新。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可能面臨尖端技術被封鎖、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等諸多問題,因此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已經成為關鍵。
在過去較長時期,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領域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石油煉制等,而在其他核心技術和轉型技術領域明顯存在短板。
建議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積極改變傳統思維觀念,調整技術創新重點領域和方向,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尤其是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在技術創新領域方面,需要更加重視減污降碳技術研發和能源轉型技術研發,比如重視CCS和CCUS技術研發和普及利用、新材料、高端化工技術、氫能技術、智能技術嫁接、互聯網技術融合等。
在技術路線方面,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要重點建立“基礎+特種產品+高端”技術創新動態研發體系,著力推動三大合成材料提檔升級,提高高端化工品、新材料和氫能等技術研發等。
預計碳資產將被納入核心資產范疇,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調整資產管理、變革組織機構
從未來趨勢來看,中國碳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碳市場涵蓋的行業范圍將越來越大,圍繞“雙碳”目標實現的項目投資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因此碳資產管理將成為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內容。
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要著重建立碳資產管理體系,充分利用國家推行碳市場、碳金融和碳資產管理的政策,不斷提升碳資產管理能力。
未來,碳資產運營管理將成為衡量企業經營成績的重要指標,如果碳資產經營比較好,其實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表現。因此,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要將碳減排作為一種正面因素,關鍵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市場機制將其運營和管理好。
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需要及早部署,充分了解整個企業內部各環節的碳足跡,立足企業內部產業鏈、供應鏈的全過程碳減排,更加關注能耗、碳排放、泄漏等關鍵技術指標,建立企業內部碳排放核算機制,在原有業績考核基礎上增加碳減排考核內容,并完善企業內部考核機制。
由此可見,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亟須實施組織變革戰略,建立與轉型趨勢相銜接的組織機構框架體系。
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可以組建專門的機構或企業,整合內部研發機構和研發資源,重組煉化工程、石油工程、設計機構等設計施工資源,組建集設計、咨詢、施工、節能、檢測、碳管理、廢水治理等于一體的綜合技術服務企業。
中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也可以組建碳資產管理專門機構,相對獨立地開展碳認證、碳核查、碳診斷、碳咨詢、碳交易等業務,賦予履約交易策略確定、交易風險承擔、全球運作等職責,推進企業內部碳資產專業管理和集中履約的全新體系。(作者:董秀成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轉自:中國石油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