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輝石產能放量 供給加速多元化
2023/2/11 15:10:57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鋰在地殼中含量約0.0065%,豐度排名第27位,從絕對量、相對量來看均不短缺。全球硬巖型鋰礦資源大多分布于西澳大利亞州、非洲南部、北美洲與中國等地。2022年,全球硬巖鋰鋰在地殼中含量約0.0065%,豐度排名第27位,從絕對量、相對量來看均不短缺。全球硬巖型鋰礦資源大多分布于西澳大利亞州、非洲南部、北美洲與中國等地。2022年,全球硬巖鋰礦產量中,80%以上來自于澳大利亞。
含鋰礦石主要包括鋰輝石、透鋰長石、鋰云母與鋰黏土等,其中,黏土礦為沉積型鋰礦。鋰輝石化學組成簡單,顏色豐富,含鋰量高,除硅和鋁主要雜質外,其他雜質含量均很低。經過選礦組合工藝富集后,精礦可直接用多種方法提鋰。鋰輝石提鋰技術成熟、成本低,是最穩定的鋰工業礦物來源。
鋰精礦選礦工藝多
鋰輝石選礦工藝根據礦種不同包括正/反浮選法、磁選法、重介質選礦法與聯合選礦法等。其中,浮選法應用廣泛,磁選法適合含鐵雜質礦,重介質選礦法適用于結晶粒度較粗、鋰輝石與其他礦物密度差異不大的礦種。鋰選礦一般需求破碎機、球磨機、分級機、跳汰機、浮選機、磁選機等設備。工藝、設備整體并不復雜。
硫酸法處理鋰礦石需要先將鋰精礦高溫焙燒,使其結構由變的疏松,再經球磨后與過量硫酸混合,在回轉爐中250℃環境下焙燒溶解,水浸后得粗硫酸鋰溶液,經凈化、沉鋰、反復蒸發濃縮后獲得碳酸鋰產品。硫酸法優點是能耗低、效率高,但雜質較多并需要使用大量硫酸,對設備耐腐蝕性要求高。
石灰石焙燒法是將礦石與石灰石混合,充分研磨后在高溫度環境下焙燒,使含鋰礦石晶型轉變,難溶性的鋰鹽轉變為易溶于水的鋰鹽。再通過蒸發、結晶與分離得到氫氧化鋰產品,或通過碳酸化生產碳酸鋰。石灰石焙燒法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可用于所有資源提鋰,但回收率相對低,能耗大。
硫酸鹽法經過礦石與硫酸鉀(鈉)混合造球、高溫焙燒,將得到硫酸鋰,再經稀硫酸浸出,浸出液經凈化、沉淀獲得碳酸鋰。硫酸鹽法效率高、能耗低,但需要大量硫酸鹽投入。
氯化焙燒法主要是采用氯化劑使提取鋰及其他高價值金屬,優點是效率高、能耗低,缺點在于氯化物與鹽類原料投入較大。
壓煮法將焙燒后的精礦與一定量的碳酸鈉混合均勻,在高溫與加壓條件下,利用鈉置換出鋰,然后往水浸料漿中通入二氧化碳,使碳酸鋰轉化為溶解度較大的碳酸氫鋰,過濾蒸發后得到析出碳酸鋰產品。該工藝流程短成本低,但對精礦品質要求較高。
在典型鋰鹽廠的成本構成中,鋰輝石精礦占比達80%甚至更高,其他成本合計穩定在1.5萬~2萬元/噸,自供精礦的鋰鹽廠,生產碳酸鋰運營成本平均在5萬元/噸左右,即相對于目前的高價,鋰輝石制碳酸鋰具有極高的經濟性。相對于鹽湖提鋰,鋰輝石提鋰具有技術可復制性強、前期投資少與產品豐富等特點,經濟性前景較好;相對于鋰云母,鋰輝石資源規模、前期投資與現金成本均有優勢,尤其是對于低品位的鋰云母提鋰,往往在碳酸鋰價格較高時才能盈利。
鋰輝石供給逐漸多元化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2021年,全球已探明鋰資源量和儲量分別為8856萬噸和2200萬金屬噸,儲量折合1.12億噸LCE,其中,鋰輝石(主要占比)與鋰云母合計占比26%。中國的鋰資源占全球約7%,結構上國內鋰輝石占比更低,約為全國鋰資源的10.9%,鋰云母資源相對豐富,占比約為7.5%。
2022年,全球鋰產量礦石來源中,鋰輝石占比約46%;國內鋰鹽產量占全球比例達70%,按資源來源計,國內鋰產量來源中鋰輝石占比約為38%。
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資源最優質的鋰輝石礦,2021年產量占鋰的40%左右,如位于澳大利亞西部,儲量折868萬噸LCE、品位可達2%的Greenbushes,基礎設施成熟,水陸交通便利,全球無出其右。國內成熟的超大型鋰輝石礦相對較少,且儲量大多在200萬噸LCE以下,品位尚可,但大多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區,海拔較高、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且對環保要求高。
非洲鋰礦具有較大潛力,如Manono儲量在全球僅次于澳大利亞的Greenbushes,品位也較高。隨著產能建設加速,2023年以后非洲新礦將逐漸貢獻增量產能。美洲鋰礦數量也并不少,有如Sonora等品位一般但儲量較高的沉積型鋰黏土礦,有望成為全球鋰礦石供應的重要補充。
預計2023年和2024年全球鋰輝石礦、透鋰長石與黏土礦產量分別為57、76萬噸LCE。其中,2023年,Greenbushes、Wodgina、Grota do Cirilo、Manono、李家溝礦、Thacker Pass為主要新增量。鋰輝石供應國家來源多元化,鋰黏土、透鋰長石等也有放量。
此輪鋰價上行周期,礦端短缺更為明顯,PLS公司在BMX的拍賣價格進一步加速上行,并指引遠期價格。此前,礦商與冶煉廠簽訂的包銷合同無法跟上快速上行的鋰鹽價格。鋰鹽方面,鎖量鎖價協議從季度多轉為更短周期,長單覆蓋仍不完全,部分散單成交價格遠高于長協價。此外,期貨上市與第三方機構報價逐漸引入,鋰金融屬性增加,上游生產成本對鋰礦、鋰鹽價格的約束下降。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