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加速重構 石化行業開啟發展新周期
2023/2/13 17:10: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在全球經濟下行、世界石化行業遭遇嚴峻挑戰的情況下,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再次體現出中國是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可持續運營的“穩定器”和增長的 “火車頭”的作用。受益于行2022年,在全球經濟下行、世界石化行業遭遇嚴峻挑戰的情況下,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再次體現出中國是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可持續運營的“穩定器”和增長的 “火車頭”的作用。受益于行業內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大型煤制油、西氣東輸等特大工程的相繼實施,以及我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陸續投產,2022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領域需求規模持續增長。
隨著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和技術水平的逐漸提高,市場潛力也將持續增長,帶動行業進入新一輪產業發展周期。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和特色鮮明的實踐內涵,給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面向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未來石油和化學工業向強國跨越明確了重點。
建設 “石化強國”主旋律明確
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疊加突發的俄烏沖突,更是加速了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重構,全球經濟以及石油和化學工業面臨新的挑戰。與此同時,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區域結構不斷改善,落后產能不斷淘汰,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
2022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全行業營業收入歷史性跨入15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利潤總額約1.2萬億元,進出口總額跨過萬億美元大關。原油產量再次邁過2億噸水平,油氣開采投資明顯回升,化工投資連續兩年保持在近20%的高增長水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鏈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作出了貢獻。
在國家政策的持續引導下,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飛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穩步提高,由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邁進。2022年6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關于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業 “質量興業”活動的通知》,正式啟動石油和化學行業 “質量興業”活動,主要內容為:促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升級,深化企業先進質量管理理念與方法運用,提升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持續推進行業品牌建設,提升質量技術基礎水平和服務效能,推動重點產品質量水平提升。
2022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堅定不移推動石油和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一大批國家重點能源化工項目加快投產、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獲得突破、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和 “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向國際一流企業邁進;一大批化工企業急國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自覺加快防疫物資、原料生產;一大批國際合作項目和外資項目加速落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建設 “石化強國”的主旋律,石化經濟運行取得了無愧于新時代的好成績。
產業正在迎來重構
專家指出,石油和化學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必須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將發展方式轉變到內生增長、創新驅動上來,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2022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迎來產業重構,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同時,推進工業結構、產業結構,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從2022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看,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表現出 “一喜三憂”:
“一喜”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2022年仍將是一個收獲不錯的年景。前三季度的數據 (營業增長18.5%、利潤增長7.6%、進出口增長27.4%)已大大超出了年初的預期。
“三憂”:一憂煉油板塊。前三季度煉油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7%、利潤卻同比下降65.6%。二憂業績的可持續性。前三季度行業利潤增速急速下滑,甚至下滑幅度高達20.8%。三憂化工型公司盈利變差。受高油價的影響,我國國內企業和跨國公司呈現出基本一致的態勢,化工為主的公司盈利下降。
石油和化學工業所涉及行業之間的關聯度高,上下游產業鏈的關系非常密切,具有非常鮮明的產業鏈結構和產業鏈信息傳遞效應。據產業調研網發布的 《2022-2028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石油和化學工業是順周期性行業,受國民經濟的周期影響較大。從國內外經濟環境來看,經濟穩定增長趨勢不會改變,石油和化學工業仍將得到良好的經濟環境的支持,良好的增長景氣將繼續保持。但是,我國很多傳統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品產能基本飽和,有些甚至相對過剩,而且很多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與此同時,化工新材料、新型專用化學品、合成材料等一些高端產品比較短缺,進口量比較大,對外依存度較高,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我國石油工業將向油氣并重的方向發展,而保障國家石油安全戰略將從單純的 “開源”向 “開源”與 “節流”并重方向轉變。另一方面,我國化工行業將落實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和增長點。
打通 “卡點” “瓶頸”
2023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之年,也是實現 “十四五”發展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的一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堅決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擴大國內市場有效需求,全力打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瓶頸”。同時,深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肩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使命責任。2023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重點要把握住 “四大機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新機遇,科學化精準化優化疫情防控新變化的新機遇,落實 “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的新機遇,我國強大市場需求和潛力的新機遇。
2023年,由于生產國和消費國供需博弈,原油價格中樞高于市場預期,預計短期內受亞洲需求、海外衰退、OPEC減產進度等因素綜合影響,原油價格維持震蕩走勢。
在化工方面,2023年我國化工行業最大的變化將來自于歐洲供給危機的持續發酵。在需求端,考慮到全球宏觀經濟因素、國內對于房地產等行業支持政策出臺,我國化工產品需求有望恢復增長。在供給端,歐洲化工企業受制于天然氣限制,預計供給能力難以恢復,特別是歐洲較強下游精細化工領域將持續受到影響。
結合化工行業供需兩端特點,2023年我國化工行業機會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農業領域需求相對剛性,2023年化工行業有望表現出比其他領域更強的確定性。二是一些下游精細化工型企業,有望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三是大型化工龍頭企業和強周期化工企業與宏觀經濟關聯度較高,在2022年表現較差的情況下,2023年周期運行 “否極泰來”。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