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能源電力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2023/3/8 12:09:29 來源:中國能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記者從國網能源研究院、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于日前聯合舉辦的“世界一流企業與中國式現代化”研討會上獲悉,在《財富》雜志評選出的世界5記者從國網能源研究院、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于日前聯合舉辦的“世界一流企業與中國式現代化”研討會上獲悉,在《財富》雜志評選出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繼我國上榜企業數量連續4年領跑全球后,2022年,我國企業又實現了從數量第一到營收規模第一的歷史性跨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上榜世界500強的企業營收總額為11.5萬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的11.2萬億美元。1996-2022年,我國上榜企業利潤總額持續穩步增長,從20億美元增至5987億美元。
能源電力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版圖里有著特殊地位。在2001-2022年的世界500強中,能源電力企業數量在64-103家之間波動,占比約為15%,營收占比約為20%。在此期間,我國能源電力企業數量也由2001年的3家增加到目前的19家,尤其是2015-2021年,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穩居榜單前5強。
業內人士認為,世界500強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其營收與世界經濟直接相融,同時也是經濟運行中最為活躍的主體。我國能源電力企業快速成長、快速壯大,與改革開放進程同步,和整個經濟同步,同時也跟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優勢的不斷壯大、演變同步。未來,我國能源電力企業發展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尤其需要在“卡脖子”技術領域下功夫。
去年我國躋身世界500強榜單企業數量和營收規模均居全球第一
世界500強是洞察全球產業變化的獨特窗口。國網能源研究院發布的《從世界500強歷程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1996-2022年,中國企業從上榜數量占比不足1%、營業收入規模占比僅有0.5%,發展到2022年的分別占比29%和30.6%,我國企業上榜數量和營業收入規模同時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上榜企業利潤規模則從20億美元快速增至近6000億美元,是全球唯一一個利潤規模持續增長的國家。
“中國企業在全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是中國經濟取得的歷史性發展�!薄秷蟾妗分鞴P人、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理李偉陽表示,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實現如此快的跨越式增長。2001年,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能源電力企業還只有3家。2015年時數量最多,為28家。2022年下降至19家。能源電力企業入圍數量下降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企業重組合并相關。
談及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楊光普表示,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前有圍堵、后有追兵的情況下,中國企業不斷壯大,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尤其是我國的制造業體現出強大優勢,比如風電行業,全世界一半的風機都由我國生產安裝,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去年占全世界的2/3還多。這些優勢背后意味著強大的配套能力,帶動了大量企業成長�!敖洕幠汛蠛螅馨旬a業鏈拉得足夠長,給所有企業參與產業鏈分工提供機會,甚至非常小的環節都能支撐一個大企業�!�
充足的投入支撐著研發不斷突破
李偉陽表示,能源電力行業作為支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產業和先導行業,要一直保持先行投入和持續投入,其行業價值和發展空間更多地體現為對其他行業的有力支撐。例如,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中國電力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全社會用電增長與經濟發展情況息息相關。2001-2021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平均增長率為9.2%,GDP平均增長率為8.6%。
我國能源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大量的研發投入。《報告》顯示,2012-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1.03萬億元增長到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研發經費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國內發明專利、PCT國際申請量躍居全球首位,在集成電路、5G通信、能源等領域有效填補多個空白。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升至第11位。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主任工程師張富強進一步介紹,以油氣行業為例,我國資源開采條件相比國外較差,倒逼油氣技術創新,目前深層低滲稠油高效開發、大型成套壓裂機組裝備、海上高溫高壓地層環境安全鉆井等技術均做到自主創新。在水電行業,水電機組和工程建設已邁入技術“無人區”,僅白鶴灘水電站就斬獲三百米級高壩抗震參數、無壓泄洪洞群規模、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單機容量、地下洞室群規模以及圓筒式尾水調壓井規模等6個世界第一。在核電行業,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率先實現第三代核電技術批量化建設的國家�!疤馗邏焊俏覈茉�'走出去'的一張名片,尤其是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
解決不確定性需長遠規劃和堅定措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世界500強更多的是代表規模體量。我國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得益于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及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的難得歷史機遇。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創建掌握關鍵技術、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擁有世界知名品牌和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任重道遠。
張富強直言,我國能源電力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國外還存在差距,尤其是能源領域高科技的核心元器件、芯片等關鍵技術和設備仍然存在卡脖子問題。未來我國能源電力企業要建設成世界一流企業,一方面要自力更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另一方面要研究跨能源品種的資源開發利用,統籌不同能源品種之間的耦合發展。
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統計與數據中心副主任蔣德斌看來,未來能源電力企業的發展還面臨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資源總量不足、資源結構不佳、資源匹配不好、能源策略不完整,這些都將對其他行業和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解決這種不確定性,需要堅定而長遠的規劃、細致而周密的策劃和堅定不移的實施。
蔣德斌認為,我國能源需求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如果在30年左右時間內,我國人均GDP達到4萬美元以上、能耗強度達到歐盟當前水平,需要消耗的能源總量將翻番,其中超過一半將是以電能的形式消費。為滿足如此巨量的能源需求,需要有序用好化石能源,大力開發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時還要積極開發核能和海洋能。另外,能源的綜合靈活運用、潔凈技術、零碳技術,以及大數據、新興智慧技術等,可有效提高用戶獲得能源的便利性、能源使用的舒適感等,這些都給未來能源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想象空間。(記者 蘇南)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培養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國制造”
- 下一篇:今年國內充電樁出口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