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成錳礦主要消費國,在新能源領域應用大幅增長
2023/3/14 9:49: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際錳協EPD會議年度報告(2022年)》(以下稱《報告》)9日在廣西南寧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是主要的錳礦消費國,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2022年中國硅錳合金、電解產《國際錳協EPD會議年度報告(2022年)》(以下稱《報告》)9日在廣西南寧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是主要的錳礦消費國,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2022年中國硅錳合金、電解產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新能源的大力發展,錳在新能源的應用得到了較大的增長。
當天,由國際錳協、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廣西錳業協會、南方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國際錳電解產品市場高峰論壇暨國際錳協第十八屆電解產品中國會議在南寧召開,來自法國、墨西哥、日本、南非等國家以及國內錳行業的專家學者、知名企業代表共250人參加會議。國際錳協電解產品委員會主席、中國礦業聯合會錳業分會理事長李維健在會上發布上述《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消費慢慢得到恢復,全球錳礦產量達5880萬噸,主要生產國為南非、加蓬、澳大利亞等,其中加蓬首次超過澳大利亞。
《報告》稱,2022年中國錳礦產量達645萬噸,其中產量居前的省區分別為廣西、貴州、湖南。錳礦石主要用于鋼鐵行業,90%以上用于硅錳合金和錳鐵合金生產。其余錳礦主要用于電解二氧化錳、硫酸錳等產品的生產(以金屬量計)。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2年中國錳礦石消費情況看來,錳在鋰離子電池上的應用已經增加明顯,超過1%。
中國礦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陶明炬當天在出席會議時表示,錳,是工業生產必需的大宗原料礦產,是鋼鐵工業的基礎物料,也是支撐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原料。但目前中國包括錳礦在內的部分戰略性礦產對外依存度還常年維持高位。
為此,陶明炬建議,新形勢下,中國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調動地勘單位、礦山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找礦的積極性,形成一批新的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產地和資源儲備地。同時,加快行業“走出去”,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利用好國際產能合作帶來的新機遇。與此同時,要摒棄粗放的經營模式,加快構建資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陶明炬說,當前,隨著國家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不斷發展,對錳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為錳的深加工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與發展空間。錳產業人員應做好與新型材料業、制造業、金融業等產業的多產業融合,協同創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38]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
- 下一篇:房地產穩定發展應從三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