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廠商力推超薄硅片應用
2023/3/22 12:32:23 來源:證券時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TCL中環將N型硅片厚度減薄至110μm,曾經受成本掣肘的異質結電池(HJT)廠商正加大力度應用超薄硅片,從多家廠商表態來看,100μm硅片最快將于年內進入應用量產階段隨著TCL中環將N型硅片厚度減薄至110μm,曾經受成本掣肘的異質結電池(HJT)廠商正加大力度應用超薄硅片,從多家廠商表態來看,100μm硅片最快將于年內進入應用量產階段。
近日,華晟新能源CEO周丹公開表示,公司在異質結超薄硅片的開發上進展顯著,公司使用的是130μm硅片,良率已經超過95.5%;110μm和120μm硅片的量產工藝已經完成定型,良率達到了95%以上;極致的100μm硅片量產工藝也正在測試中。
3月13日,金剛光伏下屬子公司吳江金剛與山東泉為簽訂了《太陽能電池片購銷合同》,根據合同約定,吳江金剛將向山東泉為銷售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片180MW。
事實上,在今年2月的一次調研中,金剛光伏也談到了關于硅片厚度的規劃,公司稱,吳江產線目前已全面使用130μm硅片并具備應用120μm硅片進行量產的能力,酒泉項目公司計劃直接導入120μm硅片進行量產。
金剛光伏還表示,未來硅片供應沒有問題且客戶能接受更薄的硅片時,公司會導入更薄的硅片,未來的目標是實現100μm硅片應用。記者注意到,金剛光伏控股股東歐昊集團在發布上述訂單消息時更是明確,年底有望減至100μm。
此外,今年1月,東方日升與高測股份在N型異質結超薄半片切片領域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從東方日升2月的調研情況看,目前,公司異質結中試線主要使用的硅片厚度為100—110μm,實驗室中,公司已在測試使用100μm以下厚度的硅片。
異質結電池廠商如此“癡迷”于硅片減薄,主要原因是希望借此降低硅成本。TCL中環發布的數據顯示,10μm的厚度看似微不足道,在光伏行業的作用卻至關重要,硅片每減薄10μm,可降低硅片成本約5%。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光伏行業價格高企,硅片減薄也是主旋律,其中,P型硅片從175μm減薄至150μm,N型硅片也從有企業報價之初的150μm減薄至110μm。除了降本這一驅動因素以外,硅片減薄事實上也滿足了N型技術的內在需要。
東吳證券表示,未來隨著N型硅片規模化形成充分競爭后,有望進一步降低N型硅片售價,推動HJT產業化進程。該機構認為,薄片化是HJT特有的降本項,HJT采用低溫工藝和板式鍍膜設備,結合鏈式吸雜等工藝,目前硅片厚度顯著薄于PERC和TOPCon,且有更大的減薄潛力。具體來看,PERC硅片理論極限為150μm,TOPCon為130μm,HJT量產片厚度逐步切換至120μm,理論極限為80μm。
此前,同為N型技術的TOPCon電池產業化進程加快,行業出貨量前四的組件廠商均明確了現階段發展TOPCon的策略。HJT產業化進程略慢主要是受制于成本因素,當然,通過硅片減薄壓縮硅成本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依靠非硅成本的壓降。
記者注意到,3月14日,華晟宣城三期2.4GW雙面微晶異質結電池項目順利實現全線貫通,并完成了首批182電池的出片,最高轉換效率突破25%;公司表態稱,在華晟三期導入i-HJT3.0工藝,有望迅速將公司182異質結電池片量產平均效率提升至25.5%。
金剛光伏則在調研中表示,公司已完成銀包銅產品驗證并具備量產能力,且銀包銅的使用對電池片效率的影響非常小,待下游客戶驗證完成并同意后公司將導入量產。目前,公司驗證的銀包銅比例為50:50,繼續降低銀含量對降低成本影響有限,進一步降銀需要尋求其他的技術路線,比如電鍍銅。此外,金剛光伏也在采用導入雙面微晶工藝、降低銀漿單耗、提升網版壽命等措施降本。
天風證券的判斷顯示,HJT大規模商業化的前置條件包括三點:一是相比TOPCon效率高約1%,二是成本即將打平,三是相關供應鏈成熟穩定。該機構認為,今年硅料價格下降后重點關注漿料成本,今年底HJT單W電池片成本預計比TOPCon貴0.03元,明年底預計貴0.02元或打平,主要取決于靶材成本。此外,今年HJT行業擴產規模預計為50-60GW,明年HJT行業擴產規模有望達90-100GW。
轉自: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煤電“先立后改”破解電力供應難題
- 下一篇:旅游市場恢復,營銷也要再創新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