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高新區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
2023/3/29 21:06:46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量子信息領域,“天工”量子直接通信樣機創造了量子直接通信距離100公里的世界紀錄;在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最強的視覺基礎開源模型EVA研發成功,在10億參數級別上實現性能最優在量子信息領域,“天工”量子直接通信樣機創造了量子直接通信距離100公里的世界紀錄;在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最強的視覺基礎開源模型EVA研發成功,在10億參數級別上實現性能最優……中關村示范區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持續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全球首款8英寸無偏光片360°折疊屏;全球最高可量產的首款1500PPIVR面板;全球最低刷新率穿戴設備屏,一分鐘僅刷新一次……一大批全球第一、全球首發的顯示屏,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驚艷全球。
西安高新區世界首創的電動汽車群智能充電技術,顛覆了傳統充電樁對汽車充電的概念。合肥高新區的陽光電源摘下光伏逆變器企業出貨量“全球第一”的桂冠,問天量子韓正甫教授團隊研發的世界最長距離量子保密通信設備實現整機交付……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新區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讓創新要素高效流動,創新動能更加澎湃,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廣。”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魏谷向記者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四新”,意味著國家高新區在新的變革浪潮中要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動權,要進一步當好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和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
堅持策源出新
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劉世元創立的宇微光學軟件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劍”,在2022年11月成功研發出全國產和自主可控的計算光刻OPC軟件,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該軟件正在做集成與測試,已進入芯片生產廠商驗證階段。
在天津高新區,高標準建設海河實驗室,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一張不負眾望的成績單令人矚目:2022年,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細胞生態、合成生物學3家海河實驗室共立項項目85項。顯式動力學數值模擬軟件、面向船舶行業的三維幾何造型引擎、新冠復陽風險預測、淀粉人工合成工程化測試、GB級DNA信息存儲示范和測試等一批項目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共申請知識產權54項。
在合肥高新區,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家科技成果轉化公司設立;每周都會有科技型企業發布創新產品;每月都會有國家重大專項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成果發布。這里研制出了世界第一臺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世界第一款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國內首創毫米波芯片、應用于北京冬奧的全色激光顯示“雪如意”,墨子號、質子刀、嫦娥鋼、原子力顯微鏡……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魏谷認為,放眼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原始創新策源地。下一步,要實現更大范圍和更高水平的策源出新,國家高新區要充分借鑒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換道超車”的生動實踐,在新賽道上主動作為、善于作為,努力成為開辟新賽道、培育未來產業的主陣地。
堅持高原筑峰
通過設備調節的車間內,常年保持18-25攝氏度恒溫。機器中,被“復蘇”的細胞在培養基中分裂生長,當培養到一定規模后,他們的蛋白將被提取,之后制成各種劑型的生物藥劑……
在北京東南六環的亦昭生物醫藥中試研發生產基地,這樣的生產線還有十幾條,多品種的大分子藥物以這樣的方式被開發、生產,從北京亦莊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據了解,該基地已于2月14日正式竣工投產,項目占地120余畝,總投資超30億元,首批10條2000L規模原液生產線已投入使用。
“園區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具備10萬升規模的生產能力,成為目前國內單園生產能力最大的生物藥CDMO服務基地,可以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涵蓋大分子藥物研發到規模化生產階段的端到端服務,成為全球領先的制藥CDMO企業。”昭衍生物戰略發展部總監董楊介紹說。
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構建起清遠高新區的優勢產業。這里匯聚了一批優質潛力企業,成為清遠工業發展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創“高”“新”優勢,加快打造面向未來的產業集聚區。昆山高新區聚焦做強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優勢產業,做大先進計算產業創新集群、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集群創新產業,做優工業元宇宙、人工智能、新能源先導產業,在朝著“更高更新、最高最新”目標攀升。
以稀土、先進金屬、裝備制造、新能源為主導產業的包頭稀土高新區,正以特色產業為抓手,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不斷優化產業生態環境,延鏈擴鏈、逐綠攀高,不斷推動特色產業向“千億元級產業集群”邁進。
2022年,國家高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繼續保持蓬勃發展態勢,貢獻了占全國13.6%的GDP,同時在節能降耗方面走在了前列。據統計,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全國平均值的2/3,為穩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魏谷分析指出,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國家高新區堅持高原筑峰,繼續壯大世界一流企業和世界級產業集群,增強原創策源能力,孵化未來產業,正在勠力同心打造新時代國家高?慮咧柿糠⒄溝摹吧棟妗薄?
堅持改革立新
集群式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千頭萬緒,除了硬件和資金,還需要給予研發機構全方位的創新支持。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第一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于2018年成立,由北京市政府與多家單位共建。
該中心的第一期建設僅僅用了半年時間。除了硬件設施,在軟件建設上,他們采用了與國際接軌的PI制,也就是實驗室負責人制。目前,該中心有32名實驗室負責人,他們在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相關的領域做著各自的研究。
“我們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權和科研技術路線決定權,充分釋放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張繼紅表示,持續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北京市布局建設了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先行先試,建立了對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
“凡是項目提出的合理需求,全部解決;凡是有利于營商環境提升的辦法措施,全部綠燈;凡是不利于企業發展的管理手段,全部廢止”。在濟南高新區,加大數字政務應用,加強雙創要素支撐,強化企業服務,營造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最佳環境,這種在一流營商環境打造上強力突破的“硬”作風,成為國家高新區改革作為的風向標。
“根據高新區人事薪酬改革制度,不斷強化考核評比,打破'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格局,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職工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榆林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軍介紹說,榆林高新區正在積極醞釀新一輪機構改革方案。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魏谷表示,國家高新區繼續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除了堅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水平創新創業生態建設,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的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還要在改革創新上“早人一招”,謀劃發展上“先人一步”,方能闖出另一片新天地。(記者 張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