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跨三產 潛力巨大 多地用“竹”力推動產業發展
2023/4/1 12:21:46 來源:中國食品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目前全國竹林面積達701萬公頃。在2022年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作為綠色、低碳、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目前全國竹林面積達701萬公頃。在2022年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作為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竹子在減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產品方面優勢和作用突出。“以竹代塑”將提高綠色竹產品的使用比例,減少塑料污染。
一根翠竹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正蓄勢成為萬億元級市場規模的大產業。近年來,江西、浙江、湖南等地用“竹”力氣,大力發展竹產業,并加快三產融合發展,在政策、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與支持,推動“以竹代塑”產業持續發展壯大。
江西資溪:一根翠竹撐起鄉村“綠美富”
早春時節,江西省資溪縣石峽鄉雙斜村,翠竹掩映,竹浪翻涌。眼前的景色,讓竹農楊安輝露出濃濃笑意。
去年,時隔多年沒有種竹子的楊安輝重操舊業,承包了村里已經荒廢多年的700多畝竹林,“政策好,又不愁賣,種竹子的春天來了”。據了解,資溪政府把竹林產業當作村民“鼓足錢袋子”的致富路來推廣,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好政策帶來好收入,春冬賣筍、夏秋賣竹,短短一年間,楊安輝就嘗到了種竹的甜頭:“現在一畝竹林一年能賺2500元左右,值錢的東西要好好打理。”
在資溪,像楊安輝一樣的竹農還有很多,他們重新背上砍刀,修竹梢、細致養護毛竹林的場景不斷上演。
作為江西發展竹產業的佼佼者,資溪縣擁有毛竹林面積53萬畝,立竹量近1億株,由于砍大留小、砍近留遠、竹林撫育投入不足等現象仍然存在,隨著眾多竹企業的入駐,出現了企業原材料供給不足的問題。
資溪縣在2018年打造了全省首個毛竹全產業鏈科技園,目前,已經吸引16家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從毛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宜豐竹產業科創園簽訂20億元投資協議,竹資源大縣紛紛“退城進園”。
在有著“中國特色竹鄉”美譽的資溪縣,竹制品包羅萬象。近年來,該縣以毛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造格局、活經營、興科技、強鏈條,畝均立竹量達180根,年產竹材千萬根以上,發展毛竹企業34家,擁有竹產業自主品牌10余個,竹產業年產值達26億元。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一根翠竹,可以撬動一個大產業,也可以撐起鄉村“綠美富”。
資溪縣高田鄉許坊村依山傍水,遍植綠竹,百畝竹林連綿起伏。“村里之前大部分竹企業都是小而散,粗加工,產品附加值不高。”江西集源農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和榮說,由于竹子收益低,村民對發展竹產業的積極性普遍不高。2021年,許坊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了江西集源農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村民們從滿山翠綠中尋找商機,將竹山變“金山”。“我們第一條生產線已在2022年10月份正式運行了,等第二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后,將帶動160名村民就業。”付和榮說。
從綠色到金色,竹子的生態價值轉換之路也映照出竹產業的廣闊未來。
浙江安吉:全面推廣使用竹制可降解產品
浙江省安吉縣三里亭菜場里人來人往,居民謝女士來到喬秀英的攤位上,買了刀豆、番茄和青菜。喬秀英稱完重,嫻熟地拉出一個竹制可降解包裝袋,將菜品一一放好,再將滿滿當當的袋子遞給謝女士。
“顧客來我這兒買菜,只要一個袋子裝得下,不會發生擠壓,我就裝進一個袋子。這幾年,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大部分顧客都能接受。”喬秀英說,“而且,我這兒用的不是塑料袋,是竹制可降解包裝袋。”
“袋子的成本2角多一個,菜場給補貼一半。”三里亭菜場管理人員陳葉介紹,為減少塑料袋使用,菜場一方面推廣竹制可降解包裝袋,一方面在入口處擺放了竹籃。“竹籃成本13元一個,菜場補貼5元。加上包裝袋補貼,一年下來,要補20余萬元。”陳葉說,根據浙江省放心農貿市場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推廣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包裝袋,是評選三星級以上農貿市場的必要條件,創建成功不僅是榮譽,還可獲得政府補助,“創建成功后,省市縣三級補助資金累計能有200萬元。”
浙江省是世界竹制品生產、加工、銷售中心之一,而安吉縣則被譽為“中國第一竹鄉”,擁有毛竹林面積87萬畝。目前,安吉竹產業企業數達9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47家,全縣竹產業年產值超200億元。
2022年6月,安吉深入謀劃推進“以竹代塑”。8月初,組織全縣70多家竹制用品生產企業集中展示產品。8月底,為68家大型企業分批培訓27場,倡導企業跟政府部門一起,帶頭踐行“以竹代塑”。9月,印發《安吉縣鼓勵以竹代塑加快推進竹制品創新應用推廣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健全竹制品銷售推廣平臺,開展竹制品進景區、進民宿、進酒店、進館所、進商超、進街區“六進工程”,在機關單位、住宿餐飲、生活服務等重點領域推廣“以竹代塑”。
“竹子生長期短,竹產品可以百分之百降解,是代替塑料產品的上好材料。安吉竹產業起步早,技術比較成熟,推進‘以竹代塑’基礎好。”安吉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周建忠介紹,近年來,安吉積極將竹材用于家具、包裝和一次性使用產品等領域,積累了技術和經驗。
竹制可降解包裝袋是安吉縣重點推廣產品之一,部分機關單位、銀行、學校、企業等已簽訂采購協議,采購總量達200萬個。竹餐具是安吉重點推廣的另一種產品。在安吉涵田度假村,餐廳里竹碗、竹筷等竹制餐具,精致、環保又美觀。“竹餐具帶來的文化體驗感更強。我們酒店處于這片2000多畝的茶園中,特色就是生態環境好。用上竹子器皿,客人感到特別有竹鄉特色!”餐廳營銷負責人高祥說。
周建忠介紹,為全域推廣“以竹代塑”,安吉29家縣級部門通力合作,持續營造全社會參與的氛圍,重點聚焦行政、住宿餐飲、生活服務、重點產業配套等領域,開展竹產業重點研發項目立項,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共同開展“以竹代塑”等共性難題的技術攻關。下一步,安吉準備在全縣的星級酒店、特色文化主題酒店、等級民宿等旅游行業全面推廣使用竹制餐具,目前首批已覆蓋80家酒店民宿。
湖南桃江: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創新發展
湖南鉅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近日一片繁忙景象,9條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生產出的竹制刀、叉、勺經過消毒、封裝,準備出口運往歐洲市場。據公司負責人胡育強介紹,鉅億是一家主要生產竹制及聚乳酸可降解餐具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在沃爾瑪等商超渠道銷售,今年還成功打入東航航食供應鏈。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桃江縣稅務局深入園區宣傳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竹制品企業創新發展,讓廣袤的湖南省桃江竹海成為當地綠色發展的資源寶庫。談及納稅服務感受,胡育強直言,稅務優質服務讓他創新發展的勁頭更足了。作為出口企業,對出口退稅的辦稅感受最為強烈,從電子稅務局發起申請到稅款到賬,2—3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2022年公司享受了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13.9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43萬元、出口退稅169萬元,稅收優惠全部投入再生產,改進了生產設備,改良了生產工藝,還新形成了3項發明專利,公司生產經營穩步向前,已實現出口200余萬美元。
位于湖南桃江經濟開發區的箱聯天下(桃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袋袋形狀各異的竹材邊角料從重型卡車上卸下。該企業以竹子廢料和回收塑料為主要原料,“竹塑材料采用模壓工藝,生產過程中不需要水洗、造粒等工藝流程。” 該企業負責人黃岱說,“我們基本沒有廢水排放,只有模壓機使用少量循環冷卻水。全部材料都可利用,所以也沒有廢渣。唯獨有氣體排放,我們用管道統一集納處理,合格后才排放。”
作為一家新創企業,該公司和鉅億公司一樣,立足于桃江豐富的竹林資源,在“以竹代塑”這條新賽道上加速跑。黃岱說,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創新生產工藝,在竹塑托盤中添加40%竹纖維,既增強托盤性能又有效降低原料成本,生產銷售前景廣闊。桃江生產基地于去年5月開工,目前處于試制試產階段,正在加緊建設,爭取早日投產。
稅務部門根據該企業特點,專門組建政策服務團隊,上門開展“一對一”個性化服務,針對性地宣傳農產品收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等政策,用稅惠“雨露”滴灌企業拔節生長。
桃江縣是湖南省竹林面積最大的縣,擁有楠竹115萬畝、高產竹筍兩用林11.3萬畝,年產竹材4000萬根。近年來,桃江推進竹產業鏈延鏈補鏈,一批生產“以竹代塑”產品的企業在桃江集聚,2022年全縣竹產業產值達147.28億元。
桃江縣稅務局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細做實做優納稅服務,主動作為、專業服務,把優惠政策實實在在地送到企業,以稅收助力“小竹子”成就“大產業”,助推桃江經濟高質量發展。(袁國鳳 綜合整理)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