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化衍生品工具箱逐漸完善 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4/11 15:10: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4月7日,“2023中國化工產業(衍生品)大會”在杭州舉辦。多位參會專家表示,當前我國石化產業鏈企業迫切需要增強風險管理意識。經過多年培育,國內化工衍生品市場逐步成為產業鏈4月7日,“2023中國化工產業(衍生品)大會”在杭州舉辦。多位參會專家表示,當前我國石化產業鏈企業迫切需要增強風險管理意識。經過多年培育,國內化工衍生品市場逐步成為產業鏈企業穩定經營的“好幫手”。未來多方將加強合作,攜手共同提升我國石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石化強國而做出新的貢獻。
增強風險管理意識
近年來,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化工行業也不例外。
“2022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整體運行弱于2021年。雖然去年行業總體仍實現平穩增長,但整體呈現出收入增、利潤減、盈利能力下滑的特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和市場部副主任范敏表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88萬家,實現營業收入16.55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創歷史新高;實現利潤總額1.13萬億元,同比下降2.8%,保持歷史高位;利潤率6.8%,同比下降1.2%,盈利能力下降。
“2022年,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影響,特別是下半年,行業運行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高位回落態勢。”范敏表示。
進入2023年,外部因素對石油和主要化學品市場影響有增無減,上游油氣開采業價格震蕩下行,下游化工產品價格下調幅度也顯著加快。“今年一季度,化工行業呈現‘強預期弱現實’格局,庫存增長遠快于產量增長。”在范敏看來,化工市場供需平衡壓力仍在。
站在更高視野來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表示,當前我國石化產業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結構升級面臨技術瓶頸、資源約束加大、創新能力不足、粗放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要求石化行業必須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特別是國際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增大,受結構失衡和高通脹困擾,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乏力,金融風險增大。此外,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石化產業鏈、供應鏈以及不穩定性凸顯。”趙俊貴表示,這對我國石化產業鏈安全性、穩定性形成新的挑戰,迫切需要行業企業增強風險管理意識。
發揮期貨市場功能
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具有產業鏈條長、覆蓋面廣等特點,其中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中間產品,在大宗商品價格的形成和傳導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而隨著國內化工期貨衍生品的不斷上市,目前已經構建起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
自2007年上市首個工業品種——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以來,大連商品交易所不斷深入挖掘石化產業鏈,相繼上市以聚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液化石油氣等品種為代表的化工類中間產品期貨5個、期權4個,為化工產業構建起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
“目前,我國化工期貨已發展成為全球交易最活躍、最有特色的化工衍生品市場,大商所長期保持著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地位。”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表示,2022年,大商所推動國內化工衍生品市場發展實現質的提升,逐步成為產業鏈企業穩定經營的“好幫手”、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壓艙石”,為促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期貨力量”。
“近年來,大商所石化期貨品種的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行業企業參與度也不斷提高,為擴大中國石化產品國際影響,拓展和完善我國現代石化市場體系做出積極貢獻。”趙俊貴說。
展望2023年,大商所商品三部負責人馬瑾表示:“今年的任務是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引導更多產業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增強產業鏈韌性,穩定產業生產經營,促進高質量發展。”
加強各方協作
在內外不確定因素雙重夾擊下,期貨衍生品在化工行業仍大有可為。
“當前行業處于百年變局加速演變過程中,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大,這樣的條件下我們要充分發揮好期貨的防范風險和風險管控的作用。”范敏表示,建議國家加快能化期貨衍生品的上市,加強上市期貨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助力提升企業成本和風險管控能力。
范敏還透露,其在日常的行業監控中發現,目前化工行業應收賬款的平均回收期時長顯著增加,這主要與大量庫存積壓占用大量資金有關,在此方面期貨就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產業鏈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工具來降低庫存,通過控制庫存容量從而降低應收賬款,這是非常好的手段。
范敏表示,建議相關機構持續跟蹤企業票據和應收賬款的增長趨勢,完善經營服務,及時采取措施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避免出現因資金鏈斷裂造成的風險外溢情況。
在完善化工衍生產品生態鏈方面,冉華表示,將加快推進苯乙烯等期權上市,沿著化工產業鏈加快布局新品種,探索推出化工品種月均價期貨,積極構建與產業多元化需求相適應的高質量產品體系。持續增強化工品種合約設計和交割布局與產業需求的適配性,推進交割基礎制度優化,進一步便利企業參與交易交割。
大商所還將繼續深化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加快發展場外業務,研究推出期貨與現貨持倉轉換、期現聯動點價等服務,探索與石化產業龍頭企業建設場外交易專區,深化大宗商品倉單登記中心建設,為企業提供更加系統、全面的期現結合方案。”冉華表示。
冉華表示,大商所將持續提高產業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深度。加強與中國石化聯合會的合作,積極發揮大商所作為平臺的作用,建立健全與各方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有針對性地推出一系列助力產業企業風險管理、降本提效的務實舉措,特別是重點推進解決國有企業參與面臨的一些難題。同時,繼續完善“企業風險管理計劃”、“DCE·產業行”、產融培育基地等多層次市場培育體系,大力提高綜合服務能力,支持更多石化企業在套期保值及期現結合業務等方面做出經驗、取得實效。
“中國石化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期貨市場的健全與完善,世界一流的石化產業體系建設一定需要世界一流的期貨市場體系建設。”趙俊貴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化工產業與大商所和金融、期貨界的合作,深入研究有利于吸引和鼓勵實體經濟參與期貨市場建設的政策和措施,引導期貨公司和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行業發展,共同提升我國石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石化強國而做出新的貢獻。(記者 馬爽)
轉自: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清潔高效煤電技術穩步提高
- 下一篇:黃金價格上漲 消費整體平穩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