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明華:讓智慧供應鏈助力中小企業提升競爭能力
2023/4/24 23:22:45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讓工業生產有了革命性的變化。供給和需求正在通過強大的“數據+算力”成為決定經濟發展模式的核心,供應鏈產業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提升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讓工業生產有了革命性的變化。供給和需求正在通過強大的“數據+算力”成為決定經濟發展模式的核心,供應鏈產業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提升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傳統供應鏈在應對需求的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供應鏈預測和響應能力、成本和風險控制能力這三方面的挑戰時,很難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已經成為傳統供應鏈當前最大的弊端。升級和改造供應鏈是企業在新的競爭環境下想要生存下去必須重視的方面。”在長期從事供應鏈領域研究的供應鏈專家孫明華(Minghua Sun)看來,智慧供應鏈正在顛覆傳統的行業競爭模式,成為提高競爭能力、促進經濟發展乃至實現產業升級的必備條件。
由需求和技術推動的智慧供應鏈
“智慧供應鏈是由消費需求快速個性化、多樣化,新興技術快速發展和供給端不斷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與更低的成產成本等因素共同催生的。”孫明華表示,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傳統供應鏈實現智慧升級就是一件非常迫切和極具挑戰的事情了。實現智慧升級,需要八項基礎技術的支持,分別是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供應鏈控制塔、可視化技術、感知技術和數字孿生。這八項基礎技術和智慧供應鏈是雙向奔赴的關系,這些技術在各自領域實現了快速發展,又共同作用于供應鏈產業的升級過程中。但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供應鏈管理人員除了需要對各種新技術和工具進行理解和使用,還要能夠對現有的傳統工作流程進行實際的改造。
孫明華為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獨立開發了多項計算機軟件系統,如物流電商在線訂單綜合服務軟件、智慧倉儲進出貨綜合管理平臺、采購產品溯源綜合管理平臺、特色食品定制銷售管理服務平臺、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統和智能化物流跟蹤管理系統等。這些技術成果涵蓋了訂單服務、倉儲管理、產品溯源、定制銷售、安全管理、物流跟蹤等供應鏈環節,并且實現了系統管理的智能化、可視化功能。在進行技術開發的同時,孫明華還選擇了消費品作為她的智慧供應鏈主要的實驗領域,她要通過實際的應用來檢驗自己的成果。
孫明華表示,以消費品行業為例,整個供應鏈體系中,有大量可以進行供應鏈智慧升級的應用場景。如銷售預期與實際偏差較大、工人人工補貨造成的貨損率、缺貨率高、消費需求導致的補貨周期不確定和產品需求變化大、物流配送過程中產生的物流車輛無法選取最優路線、經營中產生的賬期和付款等問題。這些實際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預測等結合算法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而結果也證實了孫明華的預期。
用技術合作幫中小企業縮小差距
孫明華還認為,智慧供應鏈技術的擴散,能夠幫助所有的生產企業,每個參與市場競爭企業對供應鏈都有著升級需求。因此,孫明華不僅經常與大企業進行供應鏈相關的技術合作,她還積極的把自己的技術成果分享給需要的中小企業。她說,“目前中國的大中小企業在智慧供應鏈轉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傳統供應鏈實現智慧化轉型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投入,大型企業擁有充足的資源進行智慧化升級,而為數眾多的小型企業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難題。尤其是資金不足導致其供應鏈水平仍處于較低的程度。”
通過區塊鏈,實現低投入的供應鏈升級。這是孫明華一直想要努力實現的一個目標。她認為,國內擁有海量的下沉市場,消費需求已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被迅速釋放,讓更多中小企業實現供應鏈智慧化升級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增長。孫明華希望通過打造供應鏈優勢讓傳統的產業迸發新的活力,讓它們有能力參與新的市場競爭。中國的基礎設施已經非常完善,互聯網已經十分普及,孫明華認為這是建立全新的智慧供應鏈最好的時候。
在取得了一系列實踐上的成功經驗后,孫明華還積極的和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將自己在智慧供應鏈上的成果分享出去。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缺少資金投入,在與孫明華進行合作后,能夠用較低的成本獲得這些十分成熟的智慧供應鏈系統,再結合具體的使用場景進行個性化改造,生產和經營效率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孫明華說,智慧供應鏈從技術與管理相融合的階段發展而來,從數字化、網格化到自動化、智能化,智慧供應鏈具有更強的技術滲透性,可視化、移動化特征更加明顯。同時,智慧供應鏈也更加人性化,更加多的考慮到了人機交互系統的協調性,從而實現更加人性化的操作和管理。
孫明華表示,智慧供應鏈能夠解決企業傳統供應鏈中的很多痛點問題,但目前很多企業對智慧供應鏈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供應鏈的智能化轉型還沒有明確的意識,企業之間差距很大。接下來將繼續探究更多成功的智慧供應鏈管理體系,結合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打造智慧程度更高的新型供應鏈管理體系,同時也會盡自己所能,讓更多中小企業了解到智慧供應鏈的價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