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發布
2023/5/10 9:21:55 來源:城市金融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2月27日,“第14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2年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 CFCI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12月27日,“第14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2年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
CFCI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團隊編制,旨在構建適應我國金融中心特點的競爭力評價體系,持續跟蹤研究國內金融中心建設發展狀況,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和政策依據,為社會各界提供觀察國內地方金融發展的窗口。首期CFCI于2009年發布,其后每年發布一次,本期是第十四次發布。
報告指出,頭部金融中心競爭格局趨穩,區域“分層效應”突顯。第14期CFCI綜合競爭力十強榜單成員已經連續三期維持一致。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優勢更加凸顯;廣州、杭州、成都、重慶、南京、天津、武漢作為本期國內金融中心十強,排名維持不變。
其他區域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蘇州、鄭州、西安、大連、長沙、青島、濟南、福州、合肥、寧波、廈門、無錫、太原、石家莊、南昌、南寧、海口、沈陽、昆明、哈爾濱、長春、貴陽、烏魯木齊、蘭州、溫州和呼和浩特。本期新增海口、太原、呼和浩特、貴陽和蘭州5個樣本城市。
后疫情時代中國金融主動作為,多數金融中心的金融產業績效恢復增長勢頭。過去一年,國內各大金融中心城市持續加力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助力市場主體紓困,服務穩增長、保民生,經受住了國際國內復雜環境的沖擊考驗。
本期金融產業績效TOP10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重慶、成都、天津和蘇州。報告指出,國內主要金融中心持續發力法人金融機構集聚,頭部中心“馬太效應”更加突出。金融中心進一步在金融機構資源集聚方面發力,金融機構實力得分增長明顯。截至2021年底,36個金融中心金融機構總資產規模占全國比重超過四分之三。
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約占全國總量的76%,保險業機構總資產占全國的94%,法人證券公司總資產占全國的97%,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占全國的85%。本期金融機構實力TOP10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和南京。其中,北京、上海較國內其他城市的分差優勢擴大明顯,顯示國內金融機構資源進一步向頭部金融中心加速集聚。
報告指出,多數金融中心城市金融市場規模得分恢復增長,資本市場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得益于注冊制提速、退市新規施行、北交所設立等資本市場系列改革深化推進,本期多數城市資本市場利用水平得分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增長。其中,25個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場規模得分實現增長,僅6個城市得分出現小幅減少。本期金融市場規模TOP10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大連、鄭州、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和武漢。
金融生態環境作為金融中心建設的“長尾因素”正發揮更大支持作用。本期36個金融中心金融生態環境得分增長的止跌回升,顯示出新冠肺炎疫情等對金融人才環境、商業環境的影響趨于減弱,特別是因此前宏觀經濟相關指標總量減少、增速放緩引致的評分下降因素均實現了逆轉。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從經貿盛會引力看中國市場魅力
- 下一篇: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