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行業新時代的“新、信、心”
2023/5/15 16:32:23 來源:中國汽車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3年對于汽車市場充滿機遇和挑戰,在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為主題的上海車展上,車企迫不及待亮出底牌,“卷”出了新高度。創紀錄的143場新聞發布會,參展數量創歷史新高的2023年對于汽車市場充滿機遇和挑戰,在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為主題的上海車展上,車企迫不及待亮出底牌,“卷”出了新高度。創紀錄的143場新聞發布會,參展數量創歷史新高的新能源汽車,史上發布最密集的智能化技術、產品及幾乎以最強陣容出席的車企代表團,無不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汽車行業在以全新的姿態、面貌迎接新時代。
我國汽車行業開始走在世界前列,并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型產業之一。過去幾年來,汽車行業不斷強大,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強。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就要向“新”出發、篤“信”前行、核“心”鞏固,上海車展用實力詮釋出我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新理念、新技術、新生態
新勢力顛覆,傳統車企轉型,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汽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車展上,新能源汽車是當之無愧的中心位,新勢力所在的場館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從開幕當天9時開始,新車發布會銜尾相隨,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新能源汽車最受關注,主打女性用戶的長城歐拉聚焦深耕細分市場再發力,重磅發布2023款歐拉芭蕾貓。“蔚小理”三家也不甘示弱,紛紛帶來全新力作或技術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車展上的自主高端品牌十分耀眼,如比亞迪高端品牌仰望。比亞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執行副總裁廉玉波等人都到現場為仰望站臺,足以看出比亞迪對仰望寄予厚望。
北汽集團展臺聲勢浩大,北汽集團攜極狐汽車、北京汽車、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龐大陣容亮相,盡顯“向新向上向未來”的參展主題。其中,北汽還帶來“智能燃油車”北汽魔方,率先量產電子后視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車展很多自主車企都帶來了全新概念車,努力打破固有印象,實現品牌向上轉型。凱聯資本產業研究院院長由天宇在探館后接受《中國汽車報》的采訪,他對記者表示,今年最大的變化在于車企的參展理念發生了轉變,車展已經從單純的“汽車展”成為“車和技術展”。“這幾年大家感知尤為明顯,以往車展的重點就在于車本身,車企推出了哪些新車型,然而今年車企不約而同都將重點放在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展示,強調智能、電動、舒適、安全的性能。對技術關注的比重已經高于對車本身的熱度。”由天宇說。
在宣傳策略上,今年參展車企也開始不走尋常路。領克汽車在現場為消費者打造了“都市游樂園”,展示了與魅族深度融合打造的智能座艙車機系統LYNK Flyme Auto,以24小時不停變幻的城市景觀為靈感,重新定義車展空間,以場景化、沉浸式的感官體驗給予年輕用戶視覺沖擊和魔幻體驗。據領克方面介紹,領克不僅要為用戶提供服務和產品,還要同年輕人做朋友,共同打造屬于年輕態用戶的潮流時代。新勢力“蔚小理”則采取了人海戰術,放眼望去,數十位年輕工作人員,身著深藍、墨綠、黑色的統一服飾,分別立于蔚來、理想和小鵬車側,視覺沖擊頗為震撼。
“這很有意思,新勢力的傳播開始嘗試新風格,率先給人以一種視覺沖擊,可能介于車模和工作人員之間,但也更像與我們相似的年輕消費者,通過模糊角色界限,新勢力正在向消費者們接近,營造出一種更年輕、時尚、潮流的品牌調性。”由天宇分析表示,當然每輛車至少4位工作人員講解,體現了新勢力強社交屬性、重視客戶體驗的一系列營銷理念。
在面臨全新變革的當下,除了技術的創新升級,整個行業上下游和消費者的關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大陸集團車輛網與架構事業群負責人Tarabbia表示,作為零部件供應商,與主機廠的合作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往都是一次性交付,將產品交給主機廠后,合作就結束了,但是汽車產業新時代下的交付方式,更像構成了一種生態,交付只是開始,供應商后續還要持續提供更新升級服務,創造新的服務模式。
堅信仰、強信念、保信心
“此次上海車展是近年來整個汽車產業鏈幾乎全部參與的第一個大規模線下車展,這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來自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信心的增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感慨道,“我們正站在一個創新的時代,以特斯拉和比亞迪為代表的創新力量,正在引領汽車產業發展形勢,這股創新的力量也讓我們有了更強的時代感。”
面對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這道必答題,回答“要不要轉型,如何轉型”這個時代之問,我國企業不僅交出了答卷,而且是非常出色的答卷。對于創新這堂必修課,我國汽車行業在上海車展拿出了上佳的表現。
不僅僅是某個產品或展臺的表現,此次車展更是體現了我國汽車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越來越有內涵,付于武指出,無論是整車的智能化,還是供應鏈的創新,以及ICT科技公司的跑步入場,整個產業鏈從未如此活躍,在上海車展全都有著極佳的展現。當下,整個供應鏈在加速創新,實現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中國汽車產業也在這種創新引領下實現了“質的飛躍”。
今年上海車展將會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方向不再迷茫,只是時間問題。由天宇認為可以從三方面來看,首先,新能源汽車數量明顯多于燃油車,是今年車展的絕對主力;其次,大眾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遠高于燃油車,各大展館中新能源汽車觀眾明顯多于燃油車觀眾,盡管今年仍有新的燃油車發布,但聲量很小;最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快速成長,影響力和大眾認知度都遠超傳統品牌。
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機會空前,話題性強、故事性足、技術性新,正是快速增長的好機會,這也給了整個行業足夠的信心。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在穩步增長,如長安深藍、阿維塔、仰望、騰勢、智己、嵐圖、北汽新能源等。在由天宇看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沖”了出來,今年給他帶來最大驚喜的莫過于智己。“智己受歡迎程度最超出我們預期,我來到智己展臺,都沒能坐上展車的主駕位,每次都有3、4個人在車內。”由天宇認為,可以看出在營銷策略上,智己的預先傳播做得很到位,從地鐵站到展館,四處貼滿了湯唯代言海報,品牌輻射范圍廣、力度大。此外,智己的產品有亮點,半輻方向盤、零重力座椅等極具科技感、豪華感的配置全部具備。
作為面向全球的市場,此次車展可以看出,我國已經充分做好準備。近年來,汽車市場的內循環進展順利,起到了極大的提振作用,由天宇表示,如果說2021年上海車展是一個“閥門”,讓大眾開始認知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那么2023年上海車展則像一個“天平”,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已經超過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真正開始從政策導向邁入市場驅動時代。
上海車展是直接的B to C平臺,廣泛面向所有觀眾,傳遞自主新能源品牌消費力、影響力以及市場信心的重要場合。通過車展向觀眾傳遞的信心,也一定會疊加到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過30%,銷量可能達到900萬輛。從車展人氣來看,大部分觀眾都在關注智能化、新能源,這也將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樂觀。
穩核心、抓重心、盡全心
智能汽車產業發展中的變與不變總是相對的,在技術、產品、理念不斷變化的當前,行業對于低碳發展的核心目標不變,對于新技術的重點方向不變,對于用戶需求的盡心滿足是堅持貫徹、永恒不變的。
碳達峰、碳中和是全球共識,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發展目標。面對這一核心要求,新能源車企也正積極開發多種動力方案產品。純電、混動、增程式等技術路線正在全面開花,“蔚小理”中,理想作為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忠實信徒”,但在此次車展上,理想重磅發布了純電動汽車方案。雖然理想的純電動車型未在上海車展露面,不過理想提前透露了2025年將推出“1款旗艦車型+5款增程式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動車型”系列產品,主打20萬元以上市場的產品布局,并且率先發布了車輛需要配套的充電解決方案。
從今年車展展出車型來看,無論是純電動還是混動汽車,方向都指向更低的碳排放,助力低碳路徑實現。除了整車產品,零部件供應商對于低碳、環保的追求顯然更為主動。大陸集團展臺分為智能、安全、可持續三個板塊,其中可持續發展是大陸集團的重點。在加速轉型、發力本土研發趨勢下,大陸集團擁抱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從材料采購到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都可持續發展的輪胎,助力車企實現全產業鏈低碳環保。
對于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追求是新時代汽車產業的發展重心。新勢力中,小鵬SPA2.0扶搖架構下的首款全新車型G6,搭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NGP;理想汽車發布的理想AD Max 3.0,利用大模型AI算法,可以像人類司機一樣實時感知、決策、規劃,并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比亞迪作為首個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國車企,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高端B級純電SUV——宋L,搭載了e平臺3.0、CTB、云輦等比亞迪黑科技。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支撐,自主品牌企業正在踐行這條道路。
雖然先進技術在堆疊,但汽車的自然屬性仍未發生改變,對用戶需求的關注未曾改變。在付于武看來,汽車會越來越聰明是無可置疑的,但無論汽車如何變,它的本質屬性還是為用戶提供移動或者出行服務的工具,對安全、舒適的追求也將會亙古不變,只有抓住用戶需求這一關鍵環節,才能更好地為其服務。由天宇也舉例表示,零重力汽車座椅出現后,被視為提升駕駛舒適性的重要法寶,隨著用戶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車輛開始搭載這一技術,現在推出的新車產品中,幾乎7款產品中有5款車都有配備,總體來看,車企底層的服務理念沒有變。
付于武強調,當前,在出口市場積極拉動下,中國汽車的外循環也表現優異,已經引起國際伙伴的高度重視,中國汽車將更快走向世界,在更廣闊的舞臺展示自己的風采。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只是一個重要拐點,還遠遠不到終點,自主新能源車企不要滿足。此外,打造汽車產業強國,不能只靠車企本身,還要拉動上下游多個產業,共同走向高端制造,合力打造產業強國。
今年恰逢中國汽車工業70周年,中外汽車合資40周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里程碑之年,從本屆上海車展開始,未來的三年、五年、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我國汽車行業將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將昂首闊步邁向建設汽車強國新階段。(記者張雅慧張忠岳)
轉自:中國汽車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家輝培優·2025校園開放周啟動 解鎖中考沖刺與高中進階雙密碼!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