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染和安全有待考量 清潔氨商業應用喜憂參半
2023/6/4 12:21:46 來源:中國能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期,全球范圍內,圍繞氨尤其是綠氨展開的研究和合作越來越多。然而,氨是否具備可持續資質仍存在較大爭議。一方面,當前制氨工藝仍以化石燃料為主,商業化綠氨制備路徑亟待突破。另一近期,全球范圍內,圍繞氨尤其是綠氨展開的研究和合作越來越多。然而,氨是否具備可持續資質仍存在較大爭議。一方面,當前制氨工藝仍以化石燃料為主,商業化綠氨制備路徑亟待突破。另一方面,高濃度氨存在毒性,且不受控制釋放會給環境造成嚴重負擔。
低碳氨開發如火如荼
4月下旬,沙特首船獲獨立認證的低碳氨運抵日本。沙特阿美表示,這批低碳氨由沙特基礎工業營養素公司使用沙特阿美提供的原料生產,商船三井株式會社負責運輸,將運送到日本袖浦煉油廠用于混合燃料發電。
據悉,沙特運抵日本的這批氨之所以被認定為“低碳”,是因為對其制造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了捕集并應用于下游業務。不過,萊茵TüV集團指出,由于全球排放標準不同,所謂“低碳”標簽可能會產生誤導,業內需要實際排放的標準化衡量指標,而不是標簽。
即便如此,市場仍然對低碳氨趨之若鶩。根據埃克森美孚和吉寶達成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為開發具有競爭力的低碳解決方案鋪平道路。據悉,埃克森美孚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綜合設施將生產低碳氫和氨,然后尋求出口至亞洲地區。
業界普遍認為,低碳氨在難以脫碳的領域應用潛力巨大。沙特阿美化工業務高級副總裁奧立佛·托雷爾表示:“低碳氨可以助力公用事業和工業部門等關鍵部門在發電方面實現脫碳。”
綠電制氨成本待降
據了解,目前依賴化石燃料的制氨工藝仍會產生大量排放,全球約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傳統的氨生產,低碳氨尤其是依靠清潔能源電力生產的綠氨才是助力行業脫碳的首選。
值得關注的是,丹麥能源創新公司SkovgaardEnergy、催化劑制造商托普索、風機制造商維斯塔斯以及ABB于4月在丹麥啟動全球第一座直接與可再生能源連接的動態綠氨工廠,預計可降低20%的制氨成本。據了解,通過電力多元化轉換技術,可以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供應情況自動調節氨的生產,但從該技術整體來看,制氨效益仍有待進一步優化。
另外,氨與氫相比能量更高,而且綠氨還可用作農業肥料。由于基礎設施到位,氨的儲運較氫也容易得多,這使得氨在短期內更容易商業化。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50年,約1.25億噸氨將用于船用燃料和發電等;到2060年,60%以上的新船將使用氨或氫燃料。
污染和安全有待考量
不過,氨氣是大氣氮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造成氮污染的一大來源。據德哥爾摩應變中心調研,過量氮會導致生態系統惡化,其甚至是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因此,生產額外的氨作為可再生能源載體可能會使上述問題變得更糟。
此外,氨泄漏問題也不容忽視。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全球能源政策中心估計,氨供應鏈泄漏到環境中的比例高達6%,用氨代替化石燃料可能會減少運輸的碳足跡,但如果氨從供應鏈中泄漏,將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全球能源政策中心指出,與氨有關的主要健康和環境問題是其易燃性、高濃度會產生急性毒性,而且大規模不受控制釋放會造成大氣污染,并給水生態系統帶來負面影響,基于此,強化氨應用安全十分重要。(記者 王林)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