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推進
2023/7/13 9:21:57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制度型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五年來,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實行近年來,我國制度型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五年來,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高水平開放更有力促改革促發展。
對于今年的工作重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
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進一步加深。近日,滬深交易所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規則正式對外發布,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即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雙向擴容。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后,滬深股通將更廣泛納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股票,提高境外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便利度,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港股通將納入符合條件的外國公司,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多國際公司投資機會,進一步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
制度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近五年來,我國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持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全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條數分別壓減51%、72%,制造業領域基本全面放開,金融等服務業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已設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各地創新方式加強外資促進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對接力度。
去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也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經受住了考驗,展示了較好的韌性和活力,雙向開放舉措漸次落地。隨著跨境投資制度日趨成熟、渠道不斷拓展,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顯著提高,成交規模穩步增長。
股市方面,去年以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納入港股通標的范圍,港股通交易時間不斷優化,跨境投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A股上市公司紛紛赴海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我國資本市場與境外互聯互通程度進一步加深。另外,外資券商、資產管理公司在華布局加速,為我國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債市方面,我國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統籌同步推進,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市相關程序進一步簡化;“熊貓債”制度規則體系持續優化,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互換通”推出,與“債券通”產生協同效應,進一步深化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為境外投資者提供利率風險對沖工具。
滬深港通迎來全面雙向擴容
作為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重要橋梁,滬深港通近日再度迎來擴容。3月3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進一步增強滬股通、深股通股票選取標準的包容性。港交所也宣布符合有關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將被納入港股通股票標的,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迎來全面雙向擴容。
根據標的調入規則,滬股通股票基準指數由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擴展為上證A股指數,成分股覆蓋范圍將由滬市大中盤股票進一步拓展至中小盤股票,并且每個行業可選取的股票不再受數量等限制,成分股數量大幅提高。深股通股票基準指數由現行深證成分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擴展為深證綜合指數,基準指數成分股基本覆蓋全部深市股票,成分股數量較擴大前大幅增加。
擴容后,滬股通標的增加598只至1193只,市值覆蓋率90.94%;深股通標的增加436只至1336只,市值覆蓋率提升至86%。
業內人士表示,在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新征程、新階段,此次互聯互通股票標的全面擴容,是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全面提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進一步拓寬跨境投融資渠道,為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以及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吸引優質外企登陸我國資本市場
自外資股比限制取消以來,已經有多家外資券商、公募基金公司在華展業。同時,A股多家上市公司積極“走出去”,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
在“走出去”的同時,也要積極將優質外企“引進來”。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李丹建議,堅持A股資本市場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增強發行條件的包容性,吸引優質外企登陸我國資本市場。
李丹建議,打造國際化、市場化的A股資本市場,需要提高市場準入條件、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包容性,允許更具多樣化特征的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包容性的資本市場并不意味著雙套標準,而是要在確保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下,設定分級分類的準入條件和監管細則,與‘公平公正’的目標是一致的。”李丹表示。
李丹還建議,分階段吸引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跨國企業登陸我國資本市場。第一階段,持續推進互聯互通機制,吸引英國、瑞士、德國交易所上市企業實現A股中國存托憑證(CDR)發行,形成“試點效應”;第二階段,吸引在中國有實質經營和規模的全球企業,將其在中國或者亞洲業務在A股上市;第三階段,吸引具有標桿意義的全球科技創新企業(不限于互聯互通機制)在A股發行CDR或者二次上市。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