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經濟體:“消費者組織生產活動時代”到來
2023/7/19 18:2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7月13日,北京恒基大廈。“融合之路——全球經貿合作與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此召開。王曉莉 北京報道
7月13日,北京恒基大廈。“融合之路——全球經貿合作與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此召開。
本屆論壇由國際經濟戰略研究院主辦。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常委潘慶林、國際經濟戰略研究院院長、全國青聯常委彭丹、人民日報文化傳媒總公司副總經理江正茂、中國企業家協會副主席、天獅集團董事局主席李金元、中歐交流協會主席孟昭祺、亞洲資本論壇永久理事熊焰等,以及國際交流人士出席論壇。
國際經濟戰略研究院副秘書長、南京大學個人經濟體實驗室執行主任、九方馬董事長王萬軍應邀出席論壇,發表了《國際消費市場的融合與發展——新消費趨勢下的個人經濟體》演講,并首次發布“個人經濟體的涌現昭示社會進入消費者組織生產活動時代”的觀點。
圖片說明:《個人經濟體》作者王萬軍發布觀點,認為“個人經濟體涌現昭示消費者組織生產活動時代的到來”
王萬軍認為,國際消費市場的融合與發展是個宏大的課題,但不管全球經貿活動還是人類所有的經濟活動,最終都將直接或間接歸結為“消費”。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認為,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并且越來越成為全球消費趨勢和創新的發源地。
而在前不久全球頂尖咨詢機構貝恩咨詢發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將引領世界的消費經濟模式,并發布了影響未來消費的八大經濟模式,將“創作者經濟蓬勃發展”列為八大經濟模式之首。貝恩咨詢觀察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自身成為內容和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
王萬軍認為,這其實反應了消費者的演變。這位著名的財經作家分析說,消費者經歷了“標準消費者”和“產消者”兩個階段后,現在正進入“個人經濟體”時代,大量個人經濟體的涌現,昭示消費者組織生產活動時代的到來。
人類相當長時間,都是“標準消費者”,只是純粹的消費。他們只能花錢購買商品消費,其他一切免談。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現了“產消者”,也就是消費者不只是消費,而且可以參與到生產活動中。這個概念,由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1980年)中提出,并成為轟動全球的著作。大家熟知的維基百科就是產消者的產物,網民一邊消費維基百科,一邊參與到維基百科的編輯。產消者到現在仍然火爆。例如分布式光伏用戶,在消費電力的同事而在生產電力并并入電網,就是典型的產消者。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涌現,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只是參與生產活動而是組織生產活動,這個時代賦予了這個條件。
現在,無論是小紅書還是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平臺,都活躍著大量“個人經濟體”。他們把自己的消費心得發布在平臺上,聚集大量的粉絲,他們所分享的產品會成為粉絲們喜愛的商品。精明的分享者會借助時代賦予的社會條件,通過鏈接的方式,組織生產活動,不需要工廠和雇傭生產人員,而是自己或通過一些助手的幫助,就可以組織生產自己品牌的商品,甚至建立巨大的商業版圖。
《個人經濟體》一書,就闡述了大量這樣的案例,比如羅振宇、羅永浩、樊登、凱叔、辛巴等著名個人經濟體案例,同時剖析了這些案例背后的商業邏輯,完整地呈現了消費者如何不再滿足于只是消費或簡單地參與生產活動,而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組織生產活動、最終打造出令人羨慕的商業版圖的故事。
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先生這樣評價《個人經濟體》一書:“個人經濟體這種基于科技成就與組織模式創新的經濟形態,為創業者提供了十分優厚的社會紅利。對典型案例的剖析及成功經驗的總結,不僅有利于轉換社會就業觀念,也能為這種經濟形態的拓展、支托、規范和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著名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則認為,個人經濟自古就有,而個人能夠成為經濟體,則是在現代社會,經由全球化、信息化、服務化、IP化、社交化、平臺化等的助力之后,形成的一種新經濟與新文化現象。《個人經濟體》一書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值得關注。
《個人經濟體》一書出版后,個人經濟體的概念以及所倡導的理論體系,引發學界和產業界高度關注。
著名健康企業三生中國等企業正在將個人經濟體應用于企業實踐。今年4月22日在雄安舉行的“數字消費 無界共生——新型消費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王萬軍根據《個人經濟體》撰寫的論壇更榮獲“創新學術論文獎”。該論壇由中國世界貿易研究會(CWTO)新型消費研究委員會舉辦,商務部原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向王萬軍頒發了獲獎證書,并表示,“個人經濟體非常值得研究,如能破題,個體創業或將成為未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圖片說明:商務部原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向王萬軍頒發“創新論文獎”,以獎勵《個人經濟體》在理論上的探索。
南京大學則與王萬軍正在籌建個人經濟體實驗室,將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探索個人經濟體理論的發展與大學生創業實踐。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曾指出,研究好中國的問題,不僅僅是服務國家戰略的需要,更能從中國市場的創新實踐中孕育全球新思想。王萬軍在論壇上表示,套用陳煜波的觀點,希望《個人經濟體》以及對消費者的研究,尤其是針對“消費者組織社會生產活動”的研究,希望《個人經濟體》也能孕育出全球新思想。
在論壇上,王萬軍向參加論壇的洪都拉斯代表團團長丹娜·布朗(Danna Brown)女士贈送了《個人經濟體》一書。而在6月6日,王萬軍向到訪的哥倫比亞前總統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納(Andres Pastrana)贈送了書籍。王萬軍贈送書籍時表示,個人經濟體不只是中國經濟現象,也正在世界各國逐漸興起,相信隨著各國社會的發展,個人經濟體將會成為全球的潮流。
圖片說明:7月13日,王萬軍向洪都拉斯代表團團長丹娜·布朗(Danna Brown)女士贈送《個人經濟體》一書。
圖片說明:6月6日,王萬軍向哥倫比亞前總統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納(Andres Pastrana)贈送了《個人經濟體》一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