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愛天使”助學二十五載 振東集團圓夢青春
2023/8/29 17:51:0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成功的企業不僅要為社會提供好的產品與服務,也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參與社會的慈善建設,彰顯社會責任。成功的企業不僅要為社會提供好的產品與服務,也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參與社會的慈善建設,彰顯社會責任。振東健康產業集團25年如一日的公益實踐,為業界同行帶來示范,為社會傳遞向善的力量。第二十五屆“仁愛天使”助學大會開幕,振東集團圓夢青春
青春代表著希望,而大學是少年夢想的開始。金秋9月即將來臨,意味著新的入學季即將開始,又有無數學子即將邁入大學校園開啟人生新篇章。2023年8月20日,振東集團第二十五屆“仁愛天使”助學大會如期舉行。
本屆“仁愛天使”助學大會由原來山西19縣區延伸到全國陜西、內蒙、寧夏、新疆、四川、廣西、重慶等省市,資助新入學大學生1384名,再資助大學生1191名,合計2575名學子,其中包括89名碩博,還有67戶大病患者家庭,發放資助金2083萬元。25年來,振東已累計資助大學生2.53萬名,共計捐款3.63億元。截至目前,振東在公益慈善事業上累計投入8.45億元。
與民同富、與家同興、與國同強的價值觀
“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振東集團再一次救我的家庭于水火之中,使我重燃了上學的希望,我也深知,只有我努力向上,在所屬的專業領域做出一番成績,才能回報這份大愛。”這是來自博士生侯思瀚的深情自白,也彰顯了振東集團助學多年的價值。
振東集團在重視自身發展的同時把“與民同富、與家同興、與國同強”的企業社會責任納入企業成長理念,堅持可持續性、關注社會問題,維護社會利益所應承擔的義務。
振東集團在1993集團創業成立之時就開啟了助學慈善活動。董事長李安平曾說過“雖然上帝不公平,給我們家庭帶來了不好的因素,但是只要你有決心去學習,未來,事業都是光明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他堅信教育能改變人的命運,也愿意為更多的孩子提供學習機會,撐起助學的大傘。
今年是“仁愛天使”助學大會的第25年,而為什么叫“仁愛天使”呢?董事長李安平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仁愛天使基金’產生于2006年5月2號,在太原的山西飯店。‘仁愛天使’這個詞出于‘白衣天使’。當年和一群專家在開會討論問題的時候,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到要成立一個‘仁愛天使基金’。”而且振東集團的“助學日”原來叫“扶貧濟困日”。在總書記倡導的扶貧攻堅戰勝利以后,更名叫“助學日”。后又經過不斷地討論,最后還是把成立的“仁愛天使基金”和“助學日”匹配到一塊,叫“仁愛天使”。 振東是產生正能量的企業,振東人是傳播正能量的人,振東人也應該變為“仁愛天使” ,讓愛傳遞下去,讓愛發揚光大!
25年來,振東集團始終將社會責任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秉承“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理念,將公益事業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他們堅信,公益慈善不僅是企業回報社會的義務,更是為了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集團先后在公益慈善事業上投入累計超8億元,助學標準從一開始的2000、3000、5000、8000元,提升到5000、8000、10000、12000元,在生活條件日益提高到當下讓千余名學子能夠安心求學。
在第二十五屆“仁愛天使”助學大會上,李安平董事長更是發出呼吁,號召未來有更多的企業和更多的愛心人士都能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伸出援手,不讓一個孩子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大學,不讓一個家庭因為孩子沒有上大學而更加貧困。振東集團二十五年的助學行動,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仁愛精神,鼓舞著更多的年輕人追逐夢想。振東集團助學日的舉辦為社會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和正能量。
在崢嶸歲月中發展壯大的振東集團,在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的道路上,收獲了無數的感動和認可。正是因為這份深深的感動與認可,振東集團愿意不斷前行,將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得更加深入、更為廣泛,為更多的人提供幫助和支持。
善行無轍跡,助學顯擔當
一年又一年為莘莘學子夢圓大學筑起愛的橋梁,“仁愛”已經成為振東文化的核心基因。振東集團始終踐行“與民同富、與家同興、與國同強”企業價值觀,循序漸進地投入更多人力和資金,以更高站位、更為專業、更加多元的形式主動履責,既成立了針對考上大學卻上不起的貧窮學生的“助學日”、針對孤兒、孤寡老人、殘疾人和特困家庭的“冬助日”、針對家鄉和各司駐地60歲以上老人設立的“敬老日”、設立“仁愛天使基金”等公益日活動,還積極投身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為當地打造中藥材支柱產業,帶動22萬貧困戶穩定增收。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振東集團還將持續發揮主體的力量,堅持“與民同富、與家同興、與國同強”的核心價值理念,為國家做貢獻,為老百姓做貢獻,為自己的成長做貢獻,在有限公益事業中,創造無限的可能。振東人、振東魂,振東集團要繼續將愛的種子撒向全國各地,為更多學子助學圓夢,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仁愛天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