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文忠:BC電池兼顧效率和美觀,更適用于分布式光伏場景
2023/9/19 13:02:5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隆基綠能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董事會秘書劉曉東曾表示,隨著光伏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發展,用單一技術和產品來服務所有市場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歷史。龍頭企業聚焦BC技術,再度引發市場上的技術路線之爭。BC、TOPCon、PERC、HJT究竟哪一種技術路線,才是企業應該布局的最優路線?雖然當前市場對此尚無定論,但多數觀點認為,未來各技術路線都會擁有自己的應用場景。在隆基綠能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董事會秘書劉曉東曾表示,隨著光伏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發展,用單一技術和產品來服務所有市場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歷史。基于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公司開展了多項電池技術路線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名譽理事長沈文忠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對此表示認同,“企業不能把寶壓在一種路線上,因為各種產品有不同的定位。比如大型電站可能是以性價比更高的PERC、TOPCon為主,而BC應用在分布式光伏場景的優勢更明顯。”
BC類電池,即Back Contact(背接觸)電池,特點在于沒有柵線,正負電極均在背面形成交叉排列結構,這種正面無遮擋結構完全消除了柵線電極造成的遮蔽損耗,實現入射光子的最大利用化,從而有效提高電池效率和發電量。同時,BC技術可與TOPCon、HJT、PERC等相結合,疊加工藝繼續擴大效率優勢。此外,因正面沒有柵線,也更加美觀,所以更適合應用于分布式光伏場景。
在沈文忠看來,在分布式光伏場景當中,屋頂資源是非常有限且寶貴的,寸土寸金,所以要求效率高。另外,不像地面電站,分布式在美觀性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BC技術在這兩個優點上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合。”
以下為沈文忠教授采訪速記整理,有刪減:
BC技術更適合分布式光伏場景
問題:市面上有PERC、TOPCon、HJT、BC等技術,BC技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技術?能否從整個電池技術分類上講解一下?
沈文忠:從原來的鋁背場,到現在主流的PERC,包括這兩年非常紅火的TOPCon、HJT,以及疊層電池,常規結構都是正面、背面兩面都有柵線,因為任何電池都要有兩面導通。但是,有一種電池技術,我們稱為背接觸電池技術BC,也叫Back Contact,這種電池結構兩種柵線都在背面。
BC技術最大的優點,一是正面沒有金屬柵線,因為金屬柵線會遮掉一部分太陽,所以背接觸電池技術效率會更高。二是正面沒有柵線,非常美觀,特別適合分布式光伏場景。三是BC技術的通用性,與TOPCon、異質結、疊層電池都可以結合。
問題:BC技術方向與TOPCon相比,競爭優勢是什么?
沈文忠:現在除了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各大企業做的TOPCon電池都是正常結構,正面背面都有柵線。他們的定位是分布式光伏場景可以用,但更適合大型光伏電站。BC結構,我覺得在分布式光伏場景應用優勢更明顯。
問題:在最近三、五年甚至十年之內,光伏技術可能變革的最優發展方向是什么?哪種技術更適合光伏發展的主旋律,就是降本增效。
沈文忠:主要分應用場景,比如說大型電站,大概60%左右的份額,現在看來兩三年之內一定是以TOPCon為主。因為TOPCon延續了PERC的良好工藝,以及產業化效應。三五年以后,異質結市場會慢慢地發展起來。我一直認為異質結是晶硅電池的終極技術,因為晶硅電池效率最高的技術一定是異質結電池技術。
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大概百分之三十、四十的市場占比,可能是分布式光伏場景。中國分布式光伏的占比比較高,歐美更加注重分布式的應用,所以百分之三十、四十的市場份額更適合BC結構。當然跟傳統結構比,BC結構還剛剛發展起來。最早只有SunPower一家在做,不是太大的規模,這幾年才有幾個GW乃至十幾個GW的規模,但這個前景未來跟幾百GW的傳統結構比起來,發展空間會更大,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場景。
問題:剛才你提到BC技術特別適合分布式光伏場景,一是對效率的追求,另外是對美觀度的追求,這是它主要應用在分布式場景的優勢嗎?
沈文忠:因為在分布式光伏場景當中,屋頂資源是非常有限且寶貴的,寸土寸金,所以要求效率高。二是分布式要求美觀性,不像地面電站要求相對較低一些。所以BC技術在這兩個優點上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合。
分布式光伏發展空間非常大
提問:SunPower在BC技術上做了很長時間,阻礙SunPower當時大面積生產的問題是什么?哪一個最重要的環節解決了,才實現較大規模的量產?
沈文忠: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為什么能夠做起來?克服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圖形化上面用激光圖形化,而不是用光刻或者其他的工藝來做圖形化,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另一方面,中國有強有力的產業鏈配套,不像SunPower自己獨立開發,工作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在電池工藝,還在組件工藝上,都做了很好的配合,這兩方面支撐了中國在BC技術上的發展。
BC技術為什么這么多年發展不起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光刻的工藝成本非常高,導致普及應用受限。現在我們有激光圖形化,BC技術的發展不會像10年前發展那么緩慢,未來十年一定會更快地發展,至少能同步的跟上傳統電池的一些發展,所以我覺得市場前景是非常好的。
問題:未來10年會是BC結構電池的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沈文忠:事實上,龍頭的帶動效應不可忽視,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企業雖然沒有做產業化,都在做研發,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來了以后,一定能夠快速地發展起來。發展速度究竟有多快,我覺得肯定會超過傳統電池的擴產速度,這是肯定的。因為它獨特的市場在那里,而現在的市場占比也非常低。
問題:BC技術能夠引領全球光伏技術的發展嗎?原因是什么?
沈文忠:BC電池作為一種非常有特色的結構電池,過去的十幾年發展是非常緩慢的,未來隨著中國企業的進入,我覺得非常有希望快速地發展。在差異化市場應用當中,特別是在分布式市場當中有獨特的應用場景。
BC電池結構引領還要看發展時間,但是BC技術一定是最高效的,在同樣的情況之下,一定要比正常結構的電池效率要高一些。在追求差異化的應用場景方面,分布式光伏場景現在的發展空間非常大。未來,最終肯定是以BC結構為主體的電池結構,但這可能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
BC技術對硅片的質量要求比較高
問題:企業要規模化量產,未來BC技術應該是跟鈣鈦礦結合,還是異質結跟鈣鈦礦結合?
沈文忠:BC只是一種結構,BC跟鈣鈦礦結合的說法不成立。可以是TOPCon跟異質結結合,采用正面柵線、背面柵線的傳統電池結構。如果是電極都在背面,那就是BC結構。TOPCon可以跟異質結結合,也可以跟鈣鈦礦結合,未來在BC技術上或者更高效的電池技術上一定是鈣鈦礦+異質結+BC結構。
問題:BC技術對硅片有沒有要求?還是P型或者是N型硅片都可以?
沈文忠:電池結構取決于構型,不取決于材料,所以對于BC結構來說,P型跟N型硅片都可以做。但是不管是P型還是N型,BC技術對硅片的質量要求都比較高。因為它所有的受光面是在正面,光照是在正面,而收集的地方是在背面,所以要求正面產生的電池空穴對要通過遷移到背面來收集,所以不管是P型還是N型的材料,質量要求相對都要高,比一般的兩面電極的電池結構要求高一些。
問題:BC技術應用在N型和P型電池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哪個更具有競爭性和性價比?
沈文忠:BC技術在P型硅片上做,最大的發展前景就是未來可以用鋁漿替代銀漿。其背面的鋁可以跟P型的硅片形成局域的鋁背場,用絲網印刷鋁漿就可以實現電極的基礎,未來用全鋁的絲網印刷來做BC電池結構,從性價比上講起來應該是最佳的。銀漿一是貴,二是后面的用量可能也會成為行業發展當中TW量級的一個瓶頸。
鋁只能跟P型硅片才能形成局域的鋁背場,才能夠有比較好的導電性能。而鋁在N型硅片上面沒有獨特的性質,這是由它摻雜物質的性質所決定的。現在市場上使用N型硅片的BC結構電池,不是用銀漿,而是選擇電鍍銅的技術,用銅跟鋁是差不多的,都是低成本的技術路線。但是電鍍本身工藝會相對復雜一些,成本會高一些。電鍍銅不可能降本,只能增效,這個是我的觀點。所以這兩種BC結構電池各有特色,但從性價比相比,現在看來應該是P型BC結構電池會更好一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