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能耗+創新性 國產中央空調智能化生產助力國家“雙碳”政策
2023/11/27 17:10:29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燈塔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遴選,一定程度上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11月12日的《智造中國 調研一線》節目組來到山東青島的一家中央空調“燈塔工廠“燈塔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遴選,一定程度上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11月12日的《智造中國 調研一線》節目組來到山東青島的一家中央空調“燈塔工廠”。讓我們跟隨記者鏡頭,一起探索國產中央空調的智能化生產。
總臺央視記者 吳柏辰:今天我們來到的是位于山東青島的一家生產中央空調的“燈塔工廠”,這里生產的空調跟我們平時家用的不一樣,我身邊這樣的大家伙就是一臺商用中央空調的主機。要知道一棟寫字樓或者商場,空調制冷和制熱的能耗往往能能夠占到整體能耗的60%以上。這種大型空調如何用最少的電獲得最大的制冷或制熱效果?關鍵就在于空調主機的壓縮機,我們可以看到在這臺空調頂端的這個白色裝置氣懸浮壓縮機,它采用的就是一種空氣動力學技術。就像我們熟知的飛機機翼通過上下空氣流動的速度不同所產生的浮力,它就運用了同樣的原理。
我們通過三維建模技術來看一下它的內部結構。壓縮空氣的轉軸在高速氣流場中懸浮,沒有任何物理接觸,因此沒有摩擦損失,也就意味著更高的能效。這項我國自主研發的空氣壓縮技術應用后,能夠比傳統的螺桿式中央空調節能超過50%,它的制冷效能能夠達到6.8,這意味著用1000瓦的電量能夠產生6800瓦的制冷量。這一臺中央空調所能產生的制冷量,相當于3500多臺我們家中的壁掛空調,而且這樣的設計還具有噪音小、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因此,它被國內外許多寫字樓、地鐵車站以及機場所選用。
可以看到我身邊這條過道旁擺滿了產品,目前這家工廠所生產的中央空調處于訂單爆滿的狀態。生產一臺中央空調所需要的工序能夠達到上百道,目前這座“燈塔工廠”目前能夠做到最快35天交付產品,這與超級產線背后的智能化改造密不可分。空調主機下方的大型腔體,它內部最多將安裝上千根換熱銅管,這些銅管與腔體之間沒有任何的焊接或黏合,是完全通過膨脹變形來完成固定與密封。這就意味著銅管安裝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這臺主機會不會泄漏制冷劑。目前這道工序已經交由機械臂來完成,不僅安裝的時間由原來人工的兩個小時縮短至四十五分鐘,而且通過人工智能視覺檢測技術,保障空調主機零泄漏。
在這條產線走一走你就會發現一個細節,其中許多工段的名稱使用的是人名標注,比如說我身旁這個“榮杰檢測工位”。你看,這里還有“王勇儲液器”“先利封頭”等等,這些都是產線上一位位工人的創新成果,工廠將他們稱為“創客”。其實在源頭上,工業制造產線的創新和升級很多都來自一線工人實際操作經驗的積累,比如“榮杰檢測工位”的改善,能夠將原來需要人工操作十多次的檢測效率提高50%,并且保證了出廠產品零泄漏。在“創客”的持續創新和核心技術研發上的努力基礎上,目前這條產線的所獲得的專利數已經達到了100多項。
我現在走進的這個區域是空調產線的末端——檢測平臺。每一臺空調出廠前都要在這里經過全方位的檢測。眼前這就是一臺正在運轉的氣懸浮中央空調,我們在空調上立了一枚硬幣,可以看到是紋絲不動的,這也是氣懸浮的特點之一——運行比較平穩。在這塊屏幕上顯示著空調的出水溫度7℃,恒定的出水溫度讓這臺空調產生的冷風非常柔和。目前,這座工廠全流程的自動化生產能夠滿足從小型商用空調生產到用戶需求的大規模定制。目前低能耗、智能化產品已應用在商業地產、酒店、軌道交通等各種場景,極大程度助力著國家“雙碳”政策以及各大行業的低碳轉型。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