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縱深推進 多維發力加快基礎研究人才培養
2024/1/14 16:09:17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加強基礎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新的一年,我國加快推進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大力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推動形成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梯隊網絡”。 新年伊加強基礎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新的一年,我國加快推進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大力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推動形成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梯隊網絡”。
新年伊始,多個國家重大科學裝置加緊建設。在湖北武漢,“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項目”正在展開調試,它將為基礎研究提供“極端條件”的實驗平臺,有助于前沿研究的突破。
瞄準“從0到1”的基礎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高水平大學在科研攻關一線培養人才的步伐也在加快。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項目負責人 李亮:我們實驗室職工有九十來個人,但是學生有兩三百人。(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建設和運行也是培養人的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盡早進入到世界前沿的這樣的(科學)大裝置的建設和運行當中,實際上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
端口前移 加強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培養
加強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培養,多部門在育人鏈條上,不斷完善人才早期發現、多元選拔、貫通培養、科學評價、長期支持機制。
作為我國自主培養基礎研究后備人才的“中學生英才計劃”,打通了高校與中學之間協同育人機制,將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端口前移。十年來,全國9000多名具有創新潛質的中學生脫穎而出,在高中階段參與到大學導師的指導,進行基礎學科的萌芽訓練。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處處長 季士治:從2013年“中學生英才計劃”啟動以來,最初的19所高校發展到目前58所實施高校加上兩所試點高校,在“中學生英才計劃”的帶動之下,將對我們基礎學科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多領域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
為了有的放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我國通過“強基計劃”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專業覆蓋基礎和應用學科,涵蓋理、工、農、醫、文等重點學科領域。
在加強基礎研究中推進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能力,目前,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學的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我國已累計吸引3萬多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
加強未來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前瞻性培養
面向未來的技術革新,需要培養一批具有交叉思維、復合能力的創新人才,基礎學科人才培養也在向縱深推進。
在清華大學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來自材料學、光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學科的學生,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的帶領下,深耕基礎學科交叉研究。前不久,團隊突破傳統芯片的物理瓶頸,創造性提出光電融合的全新計算框架,并研制出國際首個全模擬光電智能計算芯片。
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戴瓊海:咱們實驗室相當于一個老中青結合的團隊,現在有“90后”“00后”的學生都參加了研究,只有做交叉學科的研究,從微觀、宏觀同時可以把它們應用起來,這樣的原始創新成果才具有更大的意義。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在12所高水平大學布局建設了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瞄準未來的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發展,推動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加強未來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的前瞻性培養。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