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產力支撐強勁 工業生產加快增長
2024/3/27 15:31:47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前兩個月,隨著宏觀組合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經濟內生動能繼續修復,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降轉漲,發展質量不斷改善,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延續了“今年前兩個月,隨著宏觀組合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經濟內生動能繼續修復,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降轉漲,發展質量不斷改善,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延續了回升向好態勢。”3月18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工業生產增長加快
“今年1-2月,隨著各項政策的持續落地顯效,工業生產增長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比上年12月加快了0.2個百分點。”劉愛華介紹。
劉愛華表示,1-2月,行業和產品增長面擴大,實物量指標較快增長。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了同比增長,增長面為95.1%,比上年12月擴大19.5個百分點。統計的619種主要工業產品中,418種產品產量增長,增長面為67.5%,擴大5.7個百分點。從實物量指標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8.3%,貨運量增長7.5%,都保持較快增長。
“1-2月,工業出口由降轉增。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由上年12月同比下降3.2%轉為增長0.4%,結束了此前連續八個月下降態勢。在10大出口行業中,有8個行業出口增速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劉愛華表示。
首鋼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萬物研究院創始人喬永遠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2月,我國外貿動力回升。半導體周期上行,推動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加速。2月,中國手機出口數量累計同比增長12.8%,家用電器出口數量累計同比增長38.6%,中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累計同比增長13.1%,家具及零部件出口額累計同比增長36.1%。
喬永遠表示,在外需回暖的背景下,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快速搶占全球市場份額。以1-2月累計值計算,鐵路、船舶等制造業出口同比加快155個百分點、投資同比加快21.9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同比加快4.2個百分點。
劉愛華說:“雖然工業出口由降轉增,但當前部分工業企業經營壓力仍然較大,仍面臨訂單不足、成本上升等問題。更要看到,我國制造業在不斷鞏固產業體系完整、市場規模龐大等傳統優勢的同時,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賽道上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正在轉型升級中重塑競爭力。”
劉愛華表示,今年全國兩會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首位,出臺包括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后續工業經濟發展形成有力推動,對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工業生產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繼續發揮經濟壓艙石作用。
喬永遠說:“展望全年,5%的增長目標需要‘奮力一跳’,需要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根據我們的模型擬合,全年經濟實現 ‘開門紅’,1月、2月GDP當月同比增長約為5%、5.8%,高于 《政府工作報告》的全年目標。然而,經濟還存在一些卡點,內需的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更大尺度的寬松刺激,包括流動性、財政支出和地產政策等多個方面。因此,內生動能有望持續增強,相信利好政策會持續推出,將經濟發展目標一步步變成現實。”
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
劉愛華表示,1-2月,主要生產需求指標穩中有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回升。 “從增長面看,超過9成的行業、超過6成的產品同比實現了增長。”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制造業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9%。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7%,比上年12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加快增長,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6%和14.1%。
劉愛華表示,從環比看,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6%。從市場預期看,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為49.1%,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2%。從實際制造業運行情況看,2月工業生產總體有所加快,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0.56%,保持在加快增長或者較快的增長區間內。
喬永遠說:“截至2月,高技術制造業PMI連續8個月在擴張區間,高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創13個月以來新高,說明我國產業升級提速。此外,受到政策的鼓舞,制造業領域的民間投資持續加大,累計同比增速已經連續7個月加速。”
“1-2月,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高技術產業發展向好,高技術產業投資和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分別增長9.4%和15.1%,保持較快增速。”劉愛華表示,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0%,都快于整體制造業的投資增速。高技術制造業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43.2%、33.1%;高技術服務業中,專業技術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6.2%、16.1%。
“從當前的情況看,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未來產業,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劉愛華說。
新質生產力動力強勁
“在過去一年,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劉愛華表示。
劉愛華表示,今年前兩個月,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壯大,各方面都有新的進展。首先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行業發展向好。1-2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中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增長41.2%,集成電路制造增長21.6%,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增長18.2%。
劉愛華表示:“從產品領域看,智能化、綠色化產品較快增長。1-2月,服務機器人、3D打印設備等智能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2.2%和49.5%,新能源汽車產品產量增長25.6%,充電樁增長41.8%,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增長89.8%,綠色低碳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喬永遠指出,在外需方面,新質生產力能夠加速產業升級,提高中國產品的比較優勢。新質生產力通常涉及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應用,能夠助力中國產品從 “MadeinChina”走向“CreatedinChina”,有助于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外循環。在內需方面,新質生產力能夠提升產業利潤,釋放中國居民的消費潛力。新質生產力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可以帶來更多的企業利潤和更少的勞動時間,有助于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偏好。因此,隨著消費的推力增強,高品質生活相關的產業有望得到長足發展,如醫藥、娛樂、金融等。
喬永遠說:“新質生產力將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增長源泉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
劉愛華表示:“總的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推動生產力迭代升級、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有助于促進國民經濟實現良性循環,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