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正處于成長期 增長空間巨大
2024/3/29 11:56:46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部手機游全城、全城一碼通行等新應用正在城市中加速普及,數字孿生、城市大腦等新技術逐步應用在城市管理中,實現預警預測、態勢感知和智能決策…… 當前,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部手機游全城、全城一碼通行等新應用正在城市中加速普及,數字孿生、城市大腦等新技術逐步應用在城市管理中,實現預警預測、態勢感知和智能決策……
當前,數字城市成為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實數字中國建設重大戰略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方因素助推下,多方主體爭相布局數字城市萬億級藍海賽道,數字城市產業成為加快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正處于成長期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數字城市產業研究報告(2023年)》,當前,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正處于成長期,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不斷涌現,技術與業務融合走向深入,市場空間由大型城市向中小城市拓展,產業發展方向由單一場景、系統平臺建設逐步向多跨場景、長效運營服務轉變,市場規模總體呈現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數據要素、運營服務等領域有待發展壯大,我國數字城市產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報告指出,從2020年至今,數據要素賦能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作用逐步顯現,“一網統管”“一網通辦”等多跨業務場景和運營管理、標準規范、評估評測等服務類需求增加,區縣、園區等下沉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各地在數字城市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元參與的可持續運營模式,數字城市建設運營平臺企業和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數量顯著增加、職能逐漸完善,市域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不斷創新,運營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地方主導的城市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縣域數字城市建設發力,數字城市長效運營逐步受到重視。
從產業規模看,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投資規模整體穩中有升,2022年產業整體投資規模達1.8萬億元。2020年,各地在數字抗疫、在線教育等民生領域的投入持續加大,數字城市產業增長迅猛,投資規模達到2.4萬億元。2021年,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投資規模較2020年有所回落,總規模約為1.7萬億元。2022年,河南、山東等多個省份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建設數字強省等作為重要目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濱州、三亞等地方政府持續推動數字城市建設,我國數字城市投資有所增長,總投資規模達到1.8萬億元,成為加快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城市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不斷涌現
報告指出,我國數字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在基礎設施、智慧應用、產業發展和合作生態等方面呈現諸多新的特點。
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向高速、融合、安全、智能方向演進,網絡基礎設施向更高速和可信發展,萬兆光網蓄勢待發,可信韌性的網絡基礎設施正在推行;算力基礎設施向更融合和智能發展,“算、存、運”一體化服務體系正逐步構建,智能計算中心成為建設熱點;數據基礎設施向更規范和安全發展,可信數據空間成為數據流通應用的關鍵基礎設施;應用基礎設施向更泛在高效發展,城市物聯感知體系建設如火如荼,智能物聯網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融合。
在數據要素方面,供需雙向發力加速釋放數據乘數效應。各地政府以公共數據為引領,積極構建公共數據治理體系,數據資源供給體系不斷完善,數據流通交易加速推進,數商生態正加快成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成為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突破口,各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政策制度加快制定,并積極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路徑且各具特色。
與此同時,數字城市的智能中樞走向智能升級、多級聯動發展新階段。AI大模型可為城市大腦提供更強大的智力支持,助推城市向具有自進化能力的“智能生命體”演進;分工協作的城市智能中樞體系實現資源快速靈活綜合調度,高效解決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的綜合性問題。
此外,數字城市的智慧應用呈現多方協同、全域提升發展新趨勢。隨著城市管理的復雜程度不斷提高,基層治理瓶頸、挑戰不斷出現,城市提升防災減災救災、抵御突發事件能力的需求日益凸顯,目前,我國已有數百個城市以城市大腦為抓手推動“一網統管”建設,提高城市治理的靈活性、適應性和抗風險能力。一站式、綜合型智慧服務成為發展共識。服務入口逐步集成,服務功能不斷聚合,服務領域持續融合,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部手機游全城、全城一碼通行、15分鐘便民生活圈等一體化服務、產品加速普及。
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在數字城市中持續走深走實。從政府側看,以北京、上海、杭州等為代表的城市掀起了產業大腦、經濟大腦建設熱潮,利用產業洞察、招商評估、企業畫像算法模型,積極開展產業分析、精準招商、項目管理、企業服務等應用場景建設。從企業側看,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等關鍵產品的供給能力不斷增強,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不斷涌現。
從運營服務的模式看,數字城市的多元化、一體化運營體系取得新進展,構建多元化運營服務生態成為各地標配。為提升數字城市生態性、持續性和效益性,各地不斷創新政企合作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民營企業、專家智庫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數字城市運營,形成優勢互補、百花齊放的運營服務生態。
報告建議,數字城市發展需從“技術創新、數據賦能、場景應用、產業協同、運維運營”方面發力。一是加強技術創新,提升數字城市發展“活力”;二是強化數據賦能,釋放數字城市發展“潛力”;三是拓展場景應用,激活數字城市發展“動力”;四是促進產業協同,提升數字城市發展“合力”;五是加強運維運營,提升數字城市發展“效力”。(子千)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