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色金屬價格上漲能否持續?
2024/4/17 19:10:57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有色金屬市場的表現引人關注,各品種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漲趨勢。這一趨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樂觀的宏觀預期以及各自品種供需面的變化。宏觀方面,海外國家預防式降息預期、今年以來,有色金屬市場的表現引人關注,各品種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漲趨勢。這一趨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樂觀的宏觀預期以及各自品種供需面的變化。宏觀方面,海外國家預防式降息預期、制造業見底回升以及由此帶來的補庫預期,都為有色金屬價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在品種供需面上,不同的金屬由于其獨特的產業特性和市場需求,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截至4月8日,滬銅漲幅9.6%,滬錫漲幅10.6%,滬鋁漲幅3.5%,滬鋅漲幅0.8%,滬鎳漲幅8.6%(相對于2023年12月29日收盤價)。
銅價向上突破
大區間上沿條件或不足
3月以來,銅價呈現出顯著上漲態勢,這一趨勢由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共同推動所形成。隨著銅精礦加工費的走低,國內冶煉廠的原料供應變得緊張,減產預期進一步觸發了銅價的大幅上漲。與此同時,受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影響,黃金和白銀價格實現了突破性上漲,為銅價的持續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持。
4月8日,滬銅加權價格達到了高點76260元/噸。然而,隨著價格逐漸接近2022年3月的高點76880元/噸,后續要形成大區間的突破行情,需要宏觀和微觀因素的持續配合與共振。一方面,非衰退環境下的降息預期需要得到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終端需求需保持旺盛,以承接持續上漲的銅價。
從宏觀層面來看,短期內,市場對美聯儲防范式降息預期的計價已較為充分。然而,如果未來美國通脹數據出現持續反彈,降息預期的修正可能會給銅價帶來壓力。
在基本面方面,銅精礦現貨加工費自去年年底的62.2美元/噸大幅下降至6.3美元/噸,礦端供應從相對寬裕的預期變為緊缺狀態。長單加工費維持在80美元/噸的水平。據SMM測算,3月份,銅精礦現貨冶煉出現虧損,而長單冶煉則保持盈利。盡管冶煉廠一季度的整體產量保持穩定,但二季度將進入集中檢修期,預計4月份的產量將有所減少。然而,銅價的大幅上漲使得精廢價差明顯擴大,再生銅的供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精煉銅的減少。
從整體來看,推動此次銅價上漲的樂觀情緒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但是銅價要持續上漲,僅依靠供應的縮減是不夠的,供應對價格的推動通常使價格呈現脈沖形態,但如果需求不配合,價格將面臨回落的壓力。目前,國內仍處于傳統消費旺季,但庫存累增至近幾年高位后仍未出現拐點,這反映出需求相對疲弱,下游對高銅價的承接力有限。因此,后期的去庫存驗證仍然至關重要。
錫價供應問題
仍是影響價格的關鍵
今年以來,錫價展現出震蕩上行的態勢,其中,外盤錫價表現相對更為強勢,內外價差顯著拉大。追溯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力,主要源于供應端的干擾因素。今年年初,印尼礦業部的審批程序發生變動,導致銅、鎳、錫礦的開采審批遭遇延遲,進而使得精煉錫的出口量大幅減少。鑒于印尼是全球精煉錫的重要輸出國,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1/5以上,并且絕大部分用于出口,這一變化對全球錫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從印尼進口的錫錠量為2104噸;2月份,該數據銳減至105噸。相比之下,2023年12月,中國從印尼進口的錫錠量達到3034噸。盡管國內錫在1—2月份處于消費淡季且庫存處于高位,因此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但海外市場受到的影響卻更為顯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錫錠庫存自年初以來持續去化,至4月3日已下降至4435噸,與2023年12月底約8000噸相比,去庫幅度相當大。
此外,半導體及消費電子板塊在春節后的企穩回升也為錫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特別是3月中下旬,銅價的強勢上漲對錫價走強產生了情緒上的推動作用。
展望中期,仍應該重點關注供應端的問題。第一,印尼錫錠的出口量何時能夠恢復正常,將直接影響全球錫市場的供應格局。第二,緬甸佤邦地區的采礦活動何時能夠恢復,以及國內錫礦進口量的變化,都是影響錫價的重要因素。近幾個月來,佤邦出口至我國的錫礦主要是存量原礦,一旦原礦庫存耗盡而采礦活動仍未能正常恢復,將進一步影響我國的錫礦供應,從而可能導致錫價繼續上行。相反,如果供應端的干擾逐步解除,而需求無法持續回暖,那么,國內歷史高庫存將成為壓制價格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錫價的未來走勢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供應端的恢復情況、需求的變化以及庫存水平等。
鋁價重心中樞上移
保持高位震蕩運行
鋁價成功突破了自2022年7月以來的長期震蕩區間,成功站上2萬元/噸大關。當前,鋁土礦供應依然緊張,進口礦價格維持在高位。與此同時,煤炭、輔料等原材料的價格出現下跌,使得電解鋁的生產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調整,進而增加了電解鋁冶煉的利潤空間。因此,中游生產環節的積極性得以保持。
從市場走勢來看,外盤鋁價表現強于內盤,鋁錠進口存在虧損,這預示著后市進口鋁的補充將相對有限。3月份,國內電解鋁產量實現了小幅增長,同比增長4.34%。盡管四川部分企業技術改造和內蒙古限電對部分電解鋁產量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云南地區的計劃復產因為天氣干旱而有所延遲。從總體來看,電解鋁的供應保持穩定。
然而,市場對下游需求的表現持一般看法。盡管已進入傳統旺季,但下游鋁加工行業的不同板塊表現各異。鋁板帶箔市場需求旺盛,工業材型材的產量和訂單量均有所提升。相比之下,建筑型材的產量和訂單量表現較弱,新興消費市場相比傳統消費對鋁價的帶動效應更為顯著。
3月份,企業使用鋁水比例增加至74%,鋁棒運行產能也有所增加,導致鋁棒庫存出現小幅累積。同時,國內鋁的鑄錠的社會庫存達到高點。在高鋁水的現狀下,鑄錠保持庫存絕對低位將成為常態。高鋁價下,市場現貨保持貼水狀態,這反映出市場對高價鋁的接受度較低,交易情緒相對平淡。
從中期來看,鋁價突破長期震蕩區間后,受到礦端制約和進口鋁錠輸入減少的影響,電解鋁供應的穩定增長預期受到挑戰。盡管下游需求受到傳統消費的拖累,但在新興消費的帶動下,下游需求呈現出邊際回暖的態勢。電解鋁生產成本的強化為價格提供了下方支撐,推動滬鋁價格中樞上移。目前正值消費旺季,但庫存邊際去庫節奏偏緩,需求面難以期待超預期的刺激。因此,預計鋁價將在1.95萬~2.1萬元/噸高位震蕩運行。
鋅礦偏緊供需兩弱下
價格高位震蕩運行
受極端天氣、礦石品位下降以及安全事故等多重因素影響,海外鋅礦山實際投產情況遠低于預期。鋅礦價格已經擊穿礦商的開采成本線,導致新生產線的投產計劃被迫延遲。伍德麥肯錫報告顯示,全球鋅礦成本曲線正在上移,預計2024年海外鋅礦企業90%的成本分位線將達到2300美元/噸。在低加工費的背景下,進口礦量明顯減少。
與此同時,國內鋅礦利潤豐厚,保持高產狀態。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新投產礦山的產量規模相對較小,因此,整體上鋅礦供應壓力仍然存在。在冶煉端,產能彈性較大,國內精煉鋅產量已經成為全球精煉鋅的主要增量來源。然而,考慮到海外冶煉廠復產、擴建存在不穩定因素,預計年內海外復產新增產量有限。
近期,盡管鋅價大幅上漲,但仍難以抵消中游加工費帶來的利潤壓力。國內冶煉廠虧損區間正在擴大,長期利潤倒掛將迫使部分冶煉廠提前進入減停產檢修階段,這可能會對國內精煉鋅供應產生影響。
從下游消費來看,除歐洲外,海外經濟表現出一定的韌性,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展現出較高的消費需求。預計年內海外精煉鋅消費將有所增長。而在國內,傳統消費領域的刺激作用有限,但家電、汽車等行業的消費帶動效應較為明顯。目前正值消費旺季,鍍鋅企業開工恢復情況良好。
從庫存情況來看,海外鋅庫存顯性化,而國內鋅庫存則保持累積節奏,反映出鋅的需求面可能難以超預期。
從中期來看,鋅的供應端面臨原料趨緊和冶煉端利潤負反饋導致的減停產風險。需求方面,鋅的傳統消費領域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鋅的新興消費領域占比較小,提振作用有限。整體來看,鋅供需均呈現疲弱態勢。但是,在強成本推動的支撐下,鋅價震蕩中樞有望上移,預計鋅價將在2.06萬~2.3萬元/噸震蕩運行,并等待新驅動因素的出現來引領市場走勢。
鎳供應過剩格局下
價格反彈動能受限
今年以來,鎳價經歷了一系列的波動。今年年初,由于印尼鎳礦提交和批準工作計劃和預算(RKAB)審批緩慢,鎳礦供應的擔憂推動了鎳價的上漲。此外,美聯儲的降息預期、電積鎳成本的支撐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向好預期,也對鎳價產生了利多影響。然而,隨著印尼政府批準了多家礦商的鎳礦生產配額,鎳礦供應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退,鎳價開始回落。
4月份,盡管氫氧化鎳鈷(MHP)及硫酸鎳在現貨偏緊的狀態下價格較為堅挺,電解鎳成本支撐猶存,加上經濟復蘇預期下的國內外樂觀情緒為盤面帶來明顯拉動,鎳價止跌反彈。但從中長期來看,鎳價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第一,雖然第一量子公司、必和必拓及諾里爾斯克鎳業等高成本的海外非印尼鎳企宣布了減產,但對鎳供應量級的影響有限。中國及印尼的精煉鎳產能仍將持續釋放,這使得鎳市產能難以在年內明顯出清。
第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對鎳價具有重要影響。雖然三元材料廠家的開工率回暖,但這主要是基于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向好的預期。然而,如果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對鎳的需求沒有明顯改善,那么鎳的中長期偏空趨勢可能難以改變。
第三,成本也是影響鎳價的重要因素。MHP及硫酸鎳的階段性供需緊張曾為一季度鎳價帶來托底,但隨著印尼相關項目的供應逐步恢復,這種情況已有所緩解。因此,后市電積鎳的成本支撐可能會存在下跌空間。
第四,印尼由于在全球鎳供應鏈的核心地位,其政策變化可能會對鎳的供需結構帶來新的變數。任何新的鎳業政策都可能對鎳價產生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鎳價的未來走勢將受到產能、需求、成本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