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漢語橋”故事會華北預賽區舉辦
2024/4/24 11:54:1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4月21日,第二屆“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故事會華北預賽在天津大學舉辦,吸引了來自49個國家的177名選手報名參賽。天津市教委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俊艷,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金旋、院長李鏘,中文聯盟主席王錦紅等嘉賓出席活動。4月21日,第二屆“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故事會華北預賽在天津大學舉辦,吸引了來自49個國家的177名選手報名參賽。天津市教委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俊艷,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金旋、院長李鏘,中文聯盟主席王錦紅等嘉賓出席活動。2024年,正值天津大學開展來華留學教育70周年,在這個獨具意義的時刻,五大洲選手在這里用中文分享故事,同時也契合了2024年國際中文日的主題——“中文:架起文明互鑒橋梁”。
魅力中華情:選手與中國的不解文化之緣
與華東預賽區相比,本次華北預賽現場的各位選手少了些江南溫婉,多了股豪爽氣派。有人操著一口地道的天津話在現場講起了相聲,有人開口就是一股純正東北味。選手們的幽默與機智讓整個賽場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氛圍中,觀眾與評委的掌聲和笑聲此起彼伏。
來自泰國的吳強講述了2018年在普吉島沉船事故中擔任志愿者的故事,這件事讓他勵志成為一個對世界有所幫助的人;來自俄羅斯的塔提身著太極服分享與太極結緣的故事,表示自己常常沉醉于太極之道帶來的身心和諧與寧靜之美中;來自馬里的紀云帆對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希望能讓更多的馬里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除了精彩的故事分享,各位選手的才藝也讓人耳目一新。小提琴、武術、滑板、古典舞等節目融會古今,貫通中西,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場視聽盛宴之中。
中文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學會了騎單車、還知道了拼多多,嘗試了坐高鐵,認識了餓了么。”泰國選手古力一上臺就來了段順口溜,并配合豐富的肢體語言,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提到自己在中國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騎單車,第一次坐高鐵,第一次點外賣……“科技給生活帶來了太多便利,在中國生活真的很方便。”
雖然離家萬里,古力卻沒有覺得有太多不適應的地方。他說,中國朋友熱情好客,中國生活豐富多彩,中國文化底蘊深厚,來到這里之后他每天心里都覺得暖洋洋的。
聽南腔北調,感受獨特民俗
蒙古國選手彩文第一次來到中國就對自己的中文水平產生了懷疑,一句武漢方言版“熱干面蠻好吃”讓她摸不著頭腦。后來她才知道,原來除了普通話,中國還有各類方言。從此她便走上了品味各地獨特美食,領略各類魅力方言的旅途。
“好食”的廣式點心,“巴適得很”的四川火鍋,“真滴好恰”的長沙臭豆腐,“賊好吃”的東北小雞燉蘑菇,“倍兒好吃”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彩文通過不同地區的方言生動展示了自己的“吃貨之旅”。
音樂無國界 鴻雁傳心聲
墨西哥選手墨鴻雁分享了通過音樂與中文結緣的故事。他說自己本來對中文不太感興趣,但在老師的推薦下聽到了中國經典歌曲《鴻雁》,立刻被這首歌深深吸引,從此踏上了中文學習之路。
墨鴻雁說,對音樂的熱愛為他和中文架起了一座無形的橋梁,深深激發了他對中國的無盡向往。經過努力學習,他獲得了來華留學的機會。有時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足以改變人生的軌跡。談及自己的中文名時,他表示:“我的姓氏代表著我的祖國,我的名字代表著我的夢想。”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古力、彩文、墨鴻雁斬獲復賽直通卡,將前往湖南張家界參加本屆“漢語橋”故事會復賽。
本次“漢語橋”故事會華北預賽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中文聯盟和天津大學共同承辦。2014年“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總冠軍大衛主持本場比賽。北京理工大學留學生中心副主任劉偉光,作家、原天津日報文藝部主任高級編輯宋安娜,國家一級播音員、天津經典音樂廣播主持人、新媒體主任張樂擔任評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