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有色工業穩健發展
2024/5/10 15:11:00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進新型工業化 行業篇新質生產力蓄勢一季度有色工業穩健發展 今年一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企業盈利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凈增加155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進新型工業化 行業篇新質生產力蓄勢
一季度有色工業穩健發展
今年一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企業盈利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凈增加155億元。
“總結一季度取得的成果,我們對全年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總體趨勢是前高后穩。”4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陳學森在2024年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行業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陳學森介紹,一季度,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比一季度全國工業增加值增幅高5.3個百分點。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945.3萬噸,同比增長7.0%。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1%,比全國工業投資增幅高出7.6個百分點。其中,礦山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32.6%,冶煉和壓延加工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18.8%。特別是民間投資增速恢復明顯。一季度,有色金屬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15.3%,高出全國工業民間投資1.6個百分點。展現出了有色金屬工業領域民營企業的發展活力正在穩步恢復。
主要有色金屬進出口量增長顯著。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953.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按可比口徑計算)。此外,主要產品市場價格有升有降,國內現貨市場銅、鋁、鉛價上漲,鋅、工業硅、電池級碳酸鋰價下行。
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利潤總額顯著增長。一季度,11239家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101.2億元,同比增長9.4%;實現利潤總額672.3億元,同比增長30.4%。一季度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營收利潤率為3.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為4.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個百分點。
新質生產力賦能成效顯著
新質生產力在賦能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方面有何成效?接下來行業還將如何對標新質生產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政研室主任李宇圣在回答中國工業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有色金屬行業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取得了積極成效。
首先,行業企業堅持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在保障 “新三樣”及國防軍工材料供應方面提供了堅強支撐;高溫超導材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材料等有色金屬前沿材料批量進入市場;數控機床刀具、大規格輕合金等關鍵材料實現國內需求保障。
其次,行業積極推進生產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建設,2023年,14家企業入選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企業聯合華為編制發布 《金屬礦山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一批數字化建設項目落地實施,在產企業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自動控制、工業互聯網架構深度融入到礦山、冶煉、加工全生產流程當中。
此外,行業企業積極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通過產能置換,向水電資源豐富的云南、四川、青海及風光資源豐富的內蒙古等地轉移電解鋁產能,自備電向網電轉化,并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積極消納綠電。截至目前,我國電解鋁行業綠電使用比提升至25%左右,電解槽石墨化陰極使用比例達到48%;2023年,國內又有多家銅冶煉企業先后完成PS轉爐環保改造工作;行業4項技術入選工信部二十大綠色低碳技術;我國赤泥利用量超過1000萬噸,同比增長25%,利用率達9.8%。
李宇圣表示,下一步,行業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升新材料、新產品供給能力;二是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塑競爭優勢;三是注重綠色創新,發展新能源項目,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快有色金屬產品的綠色轉型。
政策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有色金屬成為重點行業之一。 《行動方案》對我國有色金屬供需將產生哪些影響?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再生金屬部主任王吉位對此表示,《行動方案》的貫徹實施將對我國有色金屬市場的整體供需關系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推動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朝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邁進。
今年一季度,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呈現穩健增長態勢。據統計,銅、鋁、鉛、鋅四種主要再生金屬產量達到464萬噸,同比增長近6%。國內回收廢銅鋁372萬噸,同比增長3%,進口再生銅鋁原料103萬噸,同比增長18.4%。
隨著我國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大力推動,制造業對再生金屬原料及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供應迎來發展機遇。王吉位預計,到2027年國內廢有色金屬回收量近2000萬噸,可替代11億噸以上有色金屬礦產資源。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構建一批廢有色金屬再生資源的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王吉位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開展 《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申報,引導行業規范回收,提高精細化分選和保級利用水平,進而推動再生有色金屬原料向優勢企業和區域積聚。
此外,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智能化數字化進程加快。通過推動大規模的設備更新與改造,全面提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節能與環保標準,實現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突破,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提升11個百分點,關鍵工序的數控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進一步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升級,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展望二季度及上半年,雖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存在,但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三大保障性工程、工業設備更新改造、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為帶動有色金屬需求提供了堅實保障。”陳學森表示。
他強調,特別是隨著國內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電動汽車等 “新三樣”依然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以及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帶動國民經濟穩步增長,將持續增加對有色金屬產品的市場需求,繼續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預計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總體將延續一季度的增長態勢,中國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將繼續為全球經濟的恢復及增長作出貢獻。(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