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集團力挺,瑞浦蘭鈞技術、產品領先,有望終結虧損
2024/5/14 12:01:31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31日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為103000元/噸,與2023年1月1日均價525000元/噸相比,下降了80.38%。鋰電池的其他原材料,包括三元正極材料、電解液等材料的跌幅也高達60%以上。“虧損”,可以說是2023年鋰電池行業不少企業的真實寫照之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31日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為103000元/噸,與2023年1月1日均價525000元/噸相比,下降了80.38%。鋰電池的其他原材料,包括三元正極材料、電解液等材料的跌幅也高達60%以上。受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影響,2023年多家鋰電池行業的企業出現了利潤下滑的情況,甚至還有企業出現了虧損。甚至,在2023年中國企業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行榜單中排名第四的瑞浦蘭鈞,也遭遇到了這種情況。
實際上,瑞浦蘭鈞在2023年公布的招股書中就已經表示將在2023年繼續虧損,并預測公司到2025年會實現盈利并產生經營現金流入。
2023年還是虧損狀態的瑞浦蘭鈞,2025年就能實現盈利?那么,它的底氣是什么呢?
背靠青山集團,瑞浦蘭鈞原材料成本占有優勢
背靠青山集團,可以說是瑞浦蘭鈞最大的底氣之一。
據了解,青山集團在2023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排名第76位,其是全球第一大不銹鋼生產商、第一大鎳生產商。2023年,青山集團不銹鋼、鎳產量雙破紀錄,2023年產量分別達到1628萬噸和112萬噸。
而鎳金屬,則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為了更好地利用現有的鎳金屬,自2017年起,青山集團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打造“鎳鈷礦產資源開采-濕法冶煉-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應用”新能源全產業鏈。
在青山集團的支持下,瑞浦蘭鈞在原材料采購、供應方面會更有優勢,這也為其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開信息顯示,瑞浦蘭鈞2020年1月的產能為2.3GWh,到2023年年底設計產能已經達到的62GWh,年產能在三年半內增長了25倍多。按照計劃,2025年底前,瑞浦蘭鈞產能將達到150GWh以上,5年內實現產能增長超過60倍。
同時,銷量與營收方面,瑞浦蘭鈞也實現了突飛猛進般的增長。2020到2023年,瑞浦蘭鈞鋰電池產品銷量從1.55GWh增至19.48GWh,營收從9.07億元躍升至137.49億元,銷量、營收分別增加了11.6倍、14.2倍。
動儲雙賽道布局完成,未來可期
除了背靠青山集團之外,瑞浦蘭鈞在產品布局、市場戰略方面,也有一定的領先優勢。
在動力電池產業迎來爆發期、儲能市場尚未興起之時,瑞浦蘭鈞便一早確立了動儲結合的市場戰略。因為提前布局的優勢,瑞浦蘭鈞在儲能市場的排名已經非常靠前。從儲能領跑者聯盟(EESA)公布的數據來看,瑞浦蘭鈞2023年中國企業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第四。至于動力市場,瑞浦蘭鈞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2023年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也已經位居國內市場第六。
作為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業,瑞浦蘭鈞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力可見一斑。這里面,除了市場戰略驅動之外,當然也離不開瑞浦蘭鈞自身技術、產品的加持。
瑞浦蘭鈞最廣為人知的電池技術是2022年8月推出的問頂電池技術。該技術的亮點在于縮短了電池極耳長度,并采用一體化焊接技術,將電池頂部空間由15mm縮減到了8mm,內部空間利用率有效提升7%以上,實現了高達450Wh/L的體積能量密度。
進入2023年之后,應用了問頂電池技術的產品陸續量產,目前產品矩陣包括問頂158Ah&175Ah&200Ah動力電池、問頂320Ah&345Ah儲能電池、問頂R300&R600長電芯,以及專為PHEV車型研發的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電池新品,覆蓋了動力、儲能兩大主流市場。
其中,單單是問頂320Ah儲能電池,在2023年就為瑞浦蘭鈞帶來了接近20GWh的海外訂單,這使得瑞浦蘭鈞間接、直接出口量達到了60%的份額。而最新發布的問頂345Ah儲能電池,在今年2月份已經獲得德國萊茵TÜV Rheinland頒發的UL1973、UL9540A、IEC62619三項國際權威認證,同時還通過了UN38.3認證。
一次性拿下四大國際權威認證,這說明了問頂345Ah儲能電池獲得了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這將會進一步助力瑞浦蘭鈞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新的利潤增長,從而達成2025年實現盈利,并產生經營現金流入的目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