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各地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數字經濟持續助力
2024/8/1 11:56:45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6168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國民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運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6168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國民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與此同時,各地也先后公布上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其中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成為成績單中的亮點。上半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幅高于一季度,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7.6%……
數字經濟貢獻不斷凸顯
數字經濟持續發揮引擎帶動作用,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凸顯。浙江深挖數字經濟潛力,通過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上半年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上核心制造業、規上核心服務業增加值增幅均高于一季度,對全省經濟的貢獻進一步鞏固。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貢獻全省服務業44%的營業收入,營收規模位居全國第四。
在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北京,上半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其中核心產業增長10.5%(按現價計算)。上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5%,其中,數字產品制造增長69.6%,數字要素驅動、數字產品服務成倍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0%和12.9%,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超四成和七成。
數字經濟持續注入新動能
集成電路、信息技術服務業、軟件業、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驅動生產和投資持續增長,無論是在賦能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還是在壯大先導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等方面,都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經濟大省廣東,新動能產業快速發展,其中,高技術產品產量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25.7%、23.4%、31.1%、37.6%;新動能投資快速增長,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6.4%。
在上海,經濟呈現服務業引領增長、先導產業增勢較好、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等特征。服務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4%;先導產業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生產形勢全面好轉,增速較一季度分別提高5.2個、5.0個和0.7個百分點。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較快,在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器件制造等項目的帶動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1.1%。
在浙江,數字產業動能持續釋放,1至5月,智能物聯、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產業集群分別實現營收4718.4億元、796.5億元和498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13.7%和11.8%。上半年,8819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改造完成率為79.4%,為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積蓄力量。
在北京,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產出效率,使用機器人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人均產值同比增長超一成,數字賦能提質增效。新能源汽車、智能電視、5G智能手機、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3.5倍、87.0%、16.9%和12.4%。
數字經濟提升發展質量
今年以來,各地均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提升經濟發展效能的重要發力點,從上半年各地經濟發展的成績來看,經濟發展不僅跑出了速度,更是跑出了質量,而數字經濟在提升發展質量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數字經濟的賦能下,傳統產業“智改數轉”步伐加快。在福建,數字經濟市場主體已達27.4萬家,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63.6%,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占比超七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成長,有效對沖下行壓力、增強上行動力。
新興動能加快成勢。上半年,湖北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6%,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36.1%,新產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新模式不斷涌現,新技術催生新的消費場景,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線上商品零售額增長15.6%;新動能后勁充足,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8.9%,高端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7.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1.0%,分別高于全部投資3.0個、21.3個、5.1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貢獻不斷凸顯、新動能加快成長、數字賦能創新驅動、新興產業加快培育……這既是上半年各地經濟運行的亮點,也是下半年穩增長的后勁和重要支撐,數字經濟中蘊含著穩中有進的力量。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今年以來,各地紛紛發布支持數據要素賦能、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在新賽道上加快布局,搶占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先機。從培育數字經濟、元宇宙等新賽道產業,到圍繞算力、信創等培育新興產業集群;從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到將人工智能作為“一號發展工程”,開拓“人工智能+制造業”場景應用……數字經濟在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中被寄予厚望,成為許多地區轉型突破的關鍵發力點�?梢灶A見,隨著各地發展規劃的落地實施,數字經濟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將進一步釋放,在打造新質生產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