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機械行業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出臺
2024/8/7 15:01:46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40多位專家經過近3個月的調研編寫了《推動重型機械行業設備更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協會專家表示,這一輪更新行動近日,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40多位專家經過近3個月的調研編寫了《推動重型機械行業設備更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協會專家表示,這一輪更新行動行業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重型機械工業,在推動硬件設備更新的同時,注重軟件系統迭代升級和創新應用。
《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型機械行業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5%、75%,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本質安全符合國家安全法律法規、有關標準要求,創新產品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
龍頭企業更新潛力大
行業重點企業如中國一重、中信重工、太原重工都紛紛啟動更新改造工作。
今年以來各大龍頭企業都啟動了更新改造的工作。記者從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其針對超期服役、高能耗、低效率、本質安全度低的機械類、電器類等設備,已率先完成了設備更新改造摸底工作。初步測算,到2027年可更新規模達15億元。根據生產需求,中國一重將在本年度率先開展部分爐窯及輸配電設備的更新改造工作。
中國一重圍繞建好建強國家重型裝備制造基地,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契機,加強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建設,以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升先進產能比重。中國一重集團戰略規劃與投資部總經理李志杰介紹,集團目前已完成設備更新需求摸底工作,其中機械設備、信息化設備領域更新需求接近80%,本年度已開展部分工業爐窯、起重機等設備更新工作。
中信重工重點圍繞礦山、建材、冶金及煤炭等產業領域客戶對設備轉型升級和迭代要求,主動為客戶提供設備更新改造一體化解決方案,與一批大客戶陸續開展合作。同時,中信重工圍繞提升自身核心裝備能力,正加快實施一批“三大改造”項目,其中直徑16米數控滾齒機項目依托公司重型裝備研發制造底蘊開展自研、自制,相較于市場采購降本約50%。該重大設備對解決大型磨機傳動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高端裝備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提升重大技術裝備制造能力和質量水平,均有重要且積極的意義。
太原重工下一步將緊緊抓住國家“以舊換新”的政策機遇,加快企業新型工業化轉型步伐,加大重點領域能耗設備更新改造。
更新行動包含三個模塊
此次先進設備更新行動,包括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換,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更新實驗測試設備三個模塊。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景曉波表示,將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為重點,推進重型機械行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原材料、能源、交通運輸等重點用戶行業設備更新改造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撐,結合重型機械各細分專業的設備更新差異化需求,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協調推進行業企業設備更新改造。依靠市場和國家產業政策向下游產業提供多樣化供給和服務。強化技術、質量、能耗、排放等標準制定和貫標實施,依法依規淘汰落后設備,引導企業采用高端、綠色、智能和本質安全的先進設備,提高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推動重型機械行業設備更新行動方案》中顯示,此次先進設備更新行動,包括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換,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更新實驗測試設備三個模塊。
在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換方面,協會建議對在用的老舊、落后、低效、安全保護功能不足的生產加工設備,加快淘汰、替代和更新。
在冶金領域,《方案》提出逐批次淘汰服役超過15-20年的大型加熱爐和熱處理爐,更新為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的節能型爐窯。對服役超過5年的加熱、熱處理設備進行高效低排放改造,有條件的加裝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裝置和軟件。《方案》還具體細致地提出需要改造部分機器的類型,比如提出了更新改造60噸LF精煉爐、150噸LF精煉爐、80噸煉鋼電弧爐合金輔料加料設備。
同時,建議淘汰服役超過30年缺乏數控功能的老舊機加工設備,如龍門刨床、普通立車、普通鏜床、掛輪式滾齒機、折彎機、卷板機等。
此外,建議淘汰用于冶金工業的落后單機架可逆冷軋機組生產能力;開展對在用的熱連軋生產線設備和工藝進行升級改造,包括除鱗效果提升技術、精軋機新型彎竄輥技術、高效軋機換輥裝置、熱卷箱、新型加密層流冷卻系統、強力卷取機組等。
在礦山領域,建議淘汰1.3米及以下薄煤層用500千瓦以下小功率低效開采設備、卷筒直徑1.2米以下用于升降人員的提升絞車、KJ型礦井提升機、JKA型礦井提升機、XKT型礦井提升機、JTK型礦用提升絞車、帶式制動礦用提升絞車等落后低效的礦井提升設備。《方案》中,建議淘汰TKD型提升機電控裝置及使用繼電器結構的提升機電控裝置、礦井提升機制動系統十字彈簧控制壓力的液壓站、電傳動圓盤式深度指示器、提升機和提升絞車油缸前置式盤形制動器等性能落后的零部件。
此外,按照《起重機械安全評估規范通用要求》(GB/T41510-2022)對在用起重機械進行安全評估,對不能滿足安全要求且無法整改達標的起重機械進行報廢。
推薦通用橋式和門式起重機采用軋制、鍛造、焊接等工藝生產的滑輪組、車輪組、卷筒組等,提升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性能。建議淘汰2000年前應用于鋼廠、港口等原料場已達到設計年限或超期服役的翻車機、斗輪堆取料機、混勻取料機等設備。
在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方面,《方案》鼓勵行業企業完善升級高端、高效、高可靠性的先進制造設備,更新補充CAD、CAE等專用設計軟件。
重型機械行業作為極限制造集中的領域更需要先進制造技術的加入。比如,提升大型鑄鍛件的極限制造能力,完善高端大型鍛件生產能力建設,包括鍛造、熱處理、精深加工,提高淬火熱處理設備性能等。
提升大型燃氣輪機關鍵零部件重載立式加工自動化制造能力。完善礦山裝備用超大型精密回轉件極限制造工藝及裝備。對小批量生產的大型零部件精密加工工藝裝備,建議布局和推廣多功能復合型高端機床,取代傳統機床并減少加工鏈;對大批量生產的零部件,推廣應用高自動化專用機床或建造自動化(智能化)加工單元(產線),提高制造效率和自動化水平。
此外,建議對大型數控機床在線監測與檢測功能進行升級改造,如增加高精度磨床復合高精度檢驗測頭、大型滾齒機復合在線檢驗齒輪精度設備等。對大型機床的附件配置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包括主軸增速系統等,提高機床切削速度和生產效率。
針對重型機械行業特殊加工場景,更新、改造采用先進適用符合環保要求的專用設備和便攜式加工設備。
《方案》還建議通過機器換人,解決勞動強度大、勞動衛生條件差及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加快在清理、打磨、焊接、柱釘粘接、合金自動上料系統等工序推廣應用機器人。
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設備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此《方案》還重點規劃以生產制造、倉儲物流、質量管控等環節改造為重點,推動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增材制造裝備、工業機器人、工業控制裝備、智能物流裝備、傳感與檢測裝備等通用智能制造裝備的更新升級和購置。建造生產制造中特定場景的零部件加工柔性自動化(智能)生產單元和產線。
《方案》建議在用水壓機升級改造為油壓機,采用高精度變量油泵,通過伺服、比例控制系統,全面提高油壓機的控制精度、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加快智能鍛造系統建設,利用傳感器、自動化設備和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控鍛造過程參數并自動調整設備狀態,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推動液壓機鍛造生產線升級改造,對服役年限超10年的鍛造設備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
并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技術突破、工藝創新、工件質量追蹤、精益管理、業務流程再造。
加快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千兆光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和應用,鼓勵內外網改造。構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體系,加快部署工業邊緣數據中心,建設面向特定場景的邊緣計算設施,推動“云邊端”算力協同發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在算力樞紐節點建設智算中心。鼓勵大型集團企業建立具有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加快設備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針對現有6米及以上頂裝焦爐、5.5米及以上搗固焦爐所配套使用的焦爐機械成套設備進行智能化升級,實現焦爐車輛有人值守無人操作、無人值守無人操作,形成遠程一鍵煉焦功能。
在資金支持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李燕霞透露,財稅、金融等“有力度”的支持政策將陸續出臺。
一位專門做維修管理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都在提以舊換新,但是需要標準和規范具體說明行業產品升級換代的具體路徑和方式。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此次出臺的《方案》為其他行業作出了一個非常好的示范。(記者 郭宇)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