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296、1萬……我國低軌互聯網“千帆星座”助力實現“萬物互聯”
2024/8/9 13:09:38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8月6日14時4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極軌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8月6日14時4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極軌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30次飛行。
“千帆星座”打造覆蓋全球的低軌互聯網星座
此次發射的千帆極軌01組衛星是我國低軌互聯網“千帆星座”的首批組網星,標志著我國向全球衛星互聯網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那什么是“千帆星座”?它有哪些特點呢?
“千帆星座”也稱“G60星鏈”,該項目由上海松江區牽頭,聯合多家資本共同打造的。項目的實施主體是上海垣信衛星,此前,他們已經完成了5顆試驗星的發射,8月6日發射的18顆衛星是“千帆星座”的首批組網星。
低軌衛星是指在距離地表約160公里—2000公里之間軌道上運行的衛星。這些衛星因其較低的軌道高度,具有傳輸時延小、鏈路損耗低等特點,非常適合發展衛星互聯網業務。“千帆星座”將采用多層、多軌道、分階段實施的星座設計。
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陸犇介紹稱:“現在規劃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296顆星,它可以具備全球互聯的能力,可以完成全球的一個完整的覆蓋,可以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商業服務。再往后,我們會把衛星建設的高度從現在第一階段的1000多公里降到300公里、500公里,離地球表面更近,具備了提供手機直連、寬窄帶物聯網更高級的應用,我們在不同的軌道高度會發展更豐富的一些低軌衛星互聯網的業務。”
為什么要打造低軌衛星互聯網?
按照規劃,到2030年底,“千帆星座”最終將打造超過1萬顆的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組網。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在低軌上打造如此大規模的衛星星座呢?
據介紹,“千帆星座”作為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星座,是面向普通大眾通信需求建設的星座。將平板式高通量寬帶通信衛星布局在低軌,具有離地較近、成本低、功耗低、覆蓋廣、時延低等優勢,能夠提供大帶寬、低時延、高質量、高安全性、全球覆蓋的衛星互聯網服務。
據了解,目前傳統的陸地移動通信服務僅覆蓋了不足6%的地表面積,受固有特性限制,要實現陸地基站全面鋪設成本過高,短期范圍內基本只能保障城市覆蓋,而低軌衛星星座可全球覆蓋,實現對偏遠區域、海洋等的網絡補充。
“千帆星座”副總指揮朱曉鋮介紹:“它其實是地面互聯網的一個拓展和延伸,在未來一方面我們能夠去更遠的地方,也能夠在地質災害、緊急危險的時候,及時連到互聯網系統。將來通信系統速率越來越高,通信覆蓋的用戶數會越來越多,可能實現萬物互聯的新時代。”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