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小時“帶貨”10噸大米!廣東工會創新消費幫扶模式持續助力“百千萬工程”
2024/8/28 14:25:1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8月6日,粵工惠平臺第九期“積分團購助農”活動僅上線4小時,便完成了10噸韶關市曲江區馬壩油粘米的積分搶購,再一次助力韶關優質土特產“出鄉進城”。8月6日,粵工惠平臺第九期“積分團購助農”活動僅上線4小時,便完成了10噸韶關市曲江區馬壩油粘米的積分搶購,再一次助力韶關優質土特產“出鄉進城”。
2023年以來,南粵大地吹響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沖鋒號,將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全面推進。作為普惠全省職工會員的智慧工會平臺,粵工惠圍繞著全省工作大局,創新性發起了“積分團購助農”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助力“百千萬工程”的積極作用,依托粵工惠平臺直接觸達1100萬名實名制工會會員的優勢,開辟常態化消費幫扶新途徑,為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工會力量。
為積極探索聯農、帶農、益農的有效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粵工惠團隊根據各地推薦,重點選取出鄉難、規模銷售難的優質農產品,并深入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進行溯源復核,依據不同農產品的豐產上市期靈活開展團購活動,通過產地直采、一件代發和積分補貼,拓展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助力土特產出村出圈。
“粵工惠”團隊到實地進行溯源。
今年7月柰李成熟時節,在廣東省商務廳組團縱向幫扶韶關市仁化縣工作隊、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雙百行動”駐仁化縣工作隊以及仁化縣總工會的推介下,粵工惠鄉粹溯源團隊來到韶關周田鎮的柰李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柰李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確保上架商品品質。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有效保障了農產品的新鮮與品質,實現了把利潤留給農戶、把實惠帶給職工的目的,更獲得了職工會員的廣泛好評。
平甫柰李打包發往各地。
自2023年11月活動啟動以來,平臺攜手韶關、肇慶、清遠、汕尾、陽江等地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及鄉鎮政府、縣區級總工會開展了9場“積分團購助農”活動,上架黃磜番薯、四會沙糖桔、陽春春砂仁米粉、連州臘味、馬壩油粘米等14款農副產品,總銷售價值逾239萬元,帶動協作區域農副產品銷售增長超180萬元。平臺還將團購反響良好的產品納入“粵工惠購”消費幫扶專區,吸引各級工會福利集采和職工會員長期復購,提高農戶擴產增收信心。
今年5月,廣東省總工會再次啟動了“全域智慧工會”專項粵工惠積分活動,各縣區級工會可以依托粵工惠平臺分級開展同類活動,鼓勵廣大工會干部、工會會員和職工積極參與,持續推動消費幫扶模式創新,形成上下聯動、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共有10個縣區提交活動申請,并成功舉辦了5場積分團購活動,將曲江、信宜、海豐、惠東、和平等地的優質農產品上架銷售,為農業、農村、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眼下,粵工惠“積分團購助農”活動已成為工會助力消費幫扶的一種新模式和新品牌,不僅有效將流量轉化為助農增收和鄉村振興的“加速器”,還打通了產地“最初一公里”和銷地“最后一公里”。接下來,廣東省總工會將繼續發揮工會獨特組織優勢,做實做優工會組織消費幫扶,深化“積分團購助農”活動,為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貢獻更多工會力量。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鄧佩瑩
通訊員 凌曉彤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