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職業 新風向:數字技術加持 動捕演員等新職業開啟未來就業新方向
2024/9/21 10:09:16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最近幾年,隨著國產游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很多新職業應運而生。其中,動作流暢、神態靈動的數字人角色是構建虛擬世界的關鍵,而實現這些的是一個新興的職業——最近幾年,隨著國產游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很多新職業應運而生。其中,動作流暢、神態靈動的數字人角色是構建虛擬世界的關鍵,而實現這些的是一個新興的職業——動作捕捉演員。
穿上動捕服、戴上頭套腳套,手中拿著貼滿反光點的“金箍棒”,記者也體驗了一把游戲中的角色“悟空”。隨著記者手臂伸展、原地起跳、揮舞橫桿,眼前的屏幕上,虛擬角色也同步完成了這些動作,甚至能看到手指彎曲的細節。
動捕演員侯靜怡告訴記者,和一般的演員不同,動捕演員考驗的不是面部表情,而是怎么用動作表達“情感”。
侯靜怡還給記者展示了虛擬人物如何“呼吸”和“撩頭發””。除了肢體控制能力,對于動捕演員來說,最難的是要有想象力,也就是無實物表演。
眼下,隨著國產游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舞蹈演員和武打演員轉行成為動捕演員。
動作捕捉技術迭代創造更多新職業
動作捕捉演員作為新職業正在被更多人了解,而幫助他們完成從“真實”到“虛擬”過程的則是動作捕捉的空間計算技術。隨著國產游戲、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動作捕捉背后的新技術、新科技也創造出更多炙手可熱的新職業。
記者來到位于北京的這家動作捕捉科技公司,負責人正忙著和一家機器人公司開會。
劉耀東告訴記者,過去想要制作一款動作游戲,要靠人用軟件“摳”動作、“修”動作,有了動捕技術,大幅度縮短了制作周期。甚至現在還衍生出了最新的四足動捕技術,也就是用一只貓做動捕“演員”。
因為技術迭代太快,目前公司僅僅軟件開發崗就已經細分為多個專業工種。
劉耀東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幾乎全部是半路轉行而來,有軟件開發、計算機視覺、數學、影視編導等各個行業,他們都看好動作捕捉、空間計算的前景。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