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強大、更安全、更可靠!中國“北斗”以高性能服務全球
2024/9/22 13:09:37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北斗系統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9月19日上午,剛剛發射的這兩顆北斗衛星作為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的最后兩顆備份衛星,將起到提北斗系統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9月19日上午,剛剛發射的這兩顆北斗衛星作為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的最后兩顆備份衛星,將起到提高北斗系統運行穩定性的重要作用。
備份衛星的作用:提高北斗系統穩定性
除了備份衛星,北斗三號系統現在共有30顆組網衛星在軌運行,其中,24顆衛星分布在中圓地球軌道的三個軌道面上,3顆衛星運行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另外3顆衛星運行在傾斜地球同步軌道上,當中大多數組網衛星已在軌服役6年。
備份衛星為系統升級開展技術驗證和探索
在加強北斗組網服務能力的同時,科學家也在開展下一代衛星技術的探索。由于大多數衛星設計壽命為10年,目前,北斗系統已開始考慮對組網衛星進行升級部署。
我國北斗應用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到1994年北斗一號建設正式啟動,幾代“北斗人”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走過了北斗系統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歷程。目前,我國北斗系統服務已實現全球覆蓋,北斗應用產業也實現了快速發展。
我國北斗系統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北斗系統優異的性能得益于三種軌道混合組網模式,衛星分布于距離地球21000公里和36000公里的軌道,通過相互配合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近些年,我國北斗應用產業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和快速發展態勢。2023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362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7.09%。
我國將建設北斗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北斗系統“三步走”戰略完成并不是北斗的終點,下一步,我國將建設北斗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更好服務全球用戶。
北斗三號系統的成功建設為下一代北斗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規劃,我國將在2035年前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所謂“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就是以北斗系統作為核心和基礎,覆蓋室內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的更強、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統。
建成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首先是計劃在2025年前建成依托北斗系統的低軌星座系統,進一步擴大高精度服務的覆蓋面,實現全球共享北斗的厘米級定位服務。同時,還要進一步突破衛星導航信號弱、容易被干擾的技術難題,實現水下導航和室內及深空導航。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