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回眸 | “視”界目光聚焦諸暨,智能視覺盛會滿載“新質生產力”
2024/10/14 17:09:3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為期三天的智能視覺產業發展大會圓滿結束,我們見證了一個以智能視覺為核心的新時代的開啟。為期三天的智能視覺產業發展大會圓滿結束,我們見證了一個以智能視覺為核心的新時代的開啟。參會代表相比上屆人數激增,現場氣氛活躍。大會重點突出專業化、高端化、實用化,集會、展、體驗于一體,按照“1+1+13+N”模式,組織1場大會、1項大賽、13大產業板塊發展交流會和N場校企合作對接會、鏈長制會議、新技術新產品展示和項目路演等。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和創意的較量,更是一次推動地區未來發展的“加速跑”。展現了諸暨市未來發展的無限潛力和廣闊前景,為智能視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隨著一系列優質項目的落地生根,諸暨市與人才之間上演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雙向奔赴…英才聚首,共繪新篇
這次大會上,全國首個智能視覺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匯聚了華為、大華、中國移動等領軍企業,旨在構建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的有機結合,為智能視覺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發布了《中國智能視覺產業發展倡議書》,提出了到2035年將中國建設成為全球計算機視覺技術創新的中心和產業應用的樞紐這一愿景。為了實現這一愿景,倡議強調了構建一個以企業為核心、市場為導向的協同創新體系,以促進技術、產業、人才和資本的深度融合。這包括建立國家級創新平臺以強化科研與產業的結合、加強教育與產業界的合作以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難題以提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以擴大中國智能視覺產業的全球影響力。該倡議凸顯了中國對智能視覺產業未來發展的遠見和承諾,致力于通過創新和合作,將該產業打造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典范。諸暨市與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的戰略合作,將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諸”才云集,“暨”往開來,三年來,諸暨市持續舉辦全球創業大賽和智能視覺產業發展大會,以賽引才,以會聚智,廣邀天下英才持續放大新時代“楓橋經驗”金名片的帶動效應,共同推進智能視覺“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推進智能視覺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這里,人才就是那源頭活水,他們的智慧和創意是推動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本次大會還特別舉辦了諸暨智能視覺產業發展顧問聘任儀式,聘請了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張艷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慧潔等多名專家作為顧問,為諸暨智能視覺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通過此次大會,諸暨展現了其作為智能視覺先發地的雄心和潛力,持續打造“視覺之城”和智能視覺產業創新高地。讓世界看見諸暨,讓諸暨看見未來。
未來輪廓,專家報告照亮產業前行之路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劉文清院士在報告中深刻闡述了光科學技術在推動綠色科技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他指出,光學技術不僅是智能視覺領域的核心,更是構建綠色智慧數字生態文明的重要支撐。劉院士回顧了科技創新如何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從18世紀的熱力學革命到今天的數字化時代,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劉院士強調,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人工智能和智能化的浪潮預示著人類社會即將迎來質的飛躍。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空氣質量改善和污染減排工作成效顯著,但實現“美麗中國”和“雙碳”目標仍然任重道遠。為此,我們需要依托先進的探測技術和監測設備,構建起天空地海一體化的監測網絡。劉院士提出了未來發展的思考,強調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性,以及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破解難題的迫切性。他呼吁,產學研用各方面需要更緊密地結合,通過資金、目標、機制、項目和技術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的融通,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為實現“美麗中國”和“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田奇博士在智能視覺產業發展大會上的報告中,重點介紹了3D/4D視頻內容創作和重建的先進技術。他強調了3D/4D技術在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城市孿生、輔助設計、游戲制作、增強現實、教育和旅游等方面,能夠顯著提升創作效率和用戶體驗。
田博士提到,盡管3D/4D技術發展迅速,但內容獲取仍然具有挑戰性。他們的工作目標是使3D/4D內容創作變得更加簡單,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能使用普通設備創作出高質量的3D/4D內容。他們的方法能夠處理從稀疏文本生成3D資產、從單張圖像生成3D模型、從稀疏圖像重建3D資產,以及從視頻中重建4D資產。在智能視覺領域,田奇博士的工作展示了如何通過先進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使得3D/4D內容的創作和重建變得更加高效和易于訪問,為智能視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鄧志吉院長在其報告中概述了人工智能與視覺產業融合的進程和挑戰。他強調,盡管AI在語言處理等領域應用廣泛,但在視覺產業中,AI的應用仍處于發展階段。視覺信息因其數據量巨大和高可挖掘性,成為數字資產中的核心數據資產。他提到,視覺與AI的結合面臨三大挑戰:網絡承載能力、海量存儲需求和視頻信息的升維融合問題。視頻流對網絡穩定性的要求高,而網絡本身提供的是公共能力,不會為特定數據提供特殊支持。此外,視頻數據的連續產生導致了存儲量的巨量增長,而視頻信息的升維融合則面臨著時空同步的挑戰。
14大專題交響,掀起智能視覺新浪潮
在分專題會議上,來自全球的行業專家、學者近7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智能視覺技術的最新研究和應用。會場內,專家們圍繞空間與深空感知、空天對地遙感、無人機視覺感知等13個專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這些專題覆蓋了智能視覺產業的方方面面,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應用,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融合,無一不展現了智能視覺技術在推動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
會場外,參展企業紛紛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產品和技術,這些成果不僅代表了智能視覺領域的最新進展,也為行業內外的觀眾提供了直觀的體驗機會。這些分專題會議和展覽活動,為智能視覺產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它們不僅促進了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還加速了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
智能視覺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賽道,具有廣泛性、融合性、高附加值和戰略性等特點。這些分專題會議為智能視覺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推動了智能視覺技術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從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寄語
大會不僅是一個展示最新技術、交流行業動態的平臺,更是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對產業發展貢獻的有力證明。學會作為智能視覺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通過大會這一平臺,匯聚了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創新人才,共同探討智能視覺技術的最新進展及趨勢。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諸暨市智能視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甲子飛逝如白駒過隙,“楓橋經驗”仍歷久彌新。在大會的推動下,諸暨市將“楓橋經驗”的含金量進一步釋放到產業領域,從數字安防到機器視覺,再到智能視覺新賽道的開辟,諸暨市正駛向數字經濟的新藍海。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與諸暨市人民政府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策、要素、服務保障,為智能視覺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諸暨—這座城市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智能視覺產業的新時代,向著“萬畝空間、千億產值”的戰略目標穩步前進,同時學會與諸暨的深度合作賦予了新的產業“增長極”,助力諸暨擦亮新興產業“智能之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