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特色技術產業化發展研究
2010/1/20 9:11: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醫藥特色技術產業化發展研究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與國內軍隊醫院及著名醫藥投資管理公司共同進行了中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推廣及產業化發展課題研究,提出我國中醫藥特色技術產業的背景、定位、發展的必要性及意義。對于如何在繼承傳統,保持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現代中醫學的科學技術創新體系,提高中醫藥醫療衛生保健的能力和水平,為促進現代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醫藥特色技術發展背景
1.國家、軍隊推動中醫藥大發展的環境
國家、軍隊給中醫藥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政策支撐。溫家寶總理主持新一屆政府頒布的第一步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2008年召開了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吳儀副總理強調在新的起點上加速推進中醫藥發展。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都將中醫藥列為重點內容。國家16各部委聯合制定了《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醫藥教育發展綱要》等。
2.綜合醫院中醫學科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
衛生部2007年制定了《關于加強綜合(專科)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指導意見》、《綜合(專科)醫院中醫臨床臨床科室基本標準》等具體要求。國家啟動了“全國綜合醫院中醫示范單位”評選活動,在北京市的評選活動中,軍隊醫院只有301醫院獲得稱號。鑒于中西藥結合的優勢,中西藥結合必將在促進醫院發展上大有作為。許多綜合醫院(中日友好、天壇、宣武、協和、301醫院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中醫藥特色技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中醫藥學具有資源分布廣泛、能實施無創或微創治療的特點。西醫有病理學、生理學、形態學及輔診檢查的優勢,中醫則有望聞問切、辯證論治、系統整體的特色。雖然在急危重癥或需要手術治療等方面具有明顯弱項,但在許多慢性病、久病、疑難病診治方面療效顯著,在強身健體方面優勢突出。而且,中醫藥適宜技術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具有深厚地文化底蘊和群眾基礎。為我們開展特色醫療技術,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中醫技術與藥物研發的必要性
1.后醫學時代疾病觀念的轉變與養生保健的重視為中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20世紀50年代以后,進入了“生活方式疾病時代”。20世紀50年代,我國死亡人中約有24%死于生活方式疾病,20世紀90年代末,75%的人是死于生活方式疾病。另據統計,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引起人們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方式與壓力,發揮中醫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愈后防復、擇時防發)的優勢,強化在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中的作用,正式中醫藥的特長。中醫在健康維護、健康促進方面的需求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2.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對養生保健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著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要求明顯提高,新的保健觀、健康觀、醫療觀正在形成,更加追求天然強身、綠色食品、無痛治療等醫療保障方式,中醫藥以人為本、綜合調理、注重免疫、辨證施治等特點,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軍隊保健對象、部隊訓練生活(一老一小)對中醫藥的需求呈迅速增長趨勢。(抗疲勞、提高免疫、促進排放、減少精神應急等方面)
3.中醫藥的潛力遠未得到有效開發
由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方面存在意識與操作上的差距,以及既往一些政策上的原因,中醫藥的作用發揮不夠理想,中醫技術與藥物的開發利用水平整體上不夠高,甚至造成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單純中醫機構也良莠不均,綜合醫院正在積極探索發展中醫藥,促進中西醫結合的新路子,競爭十分激烈。
三、中醫藥特色技術產業發展的意義
1.促進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進入21世紀,中醫在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在繼承傳統,保持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現代中醫學的科學技術創新體系,提高中醫藥醫療衛生保健的能力和水平,促進現代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更好地為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事業服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2.要按照中醫學理論發展中醫現代技術
中醫學在科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而在技術層面的弱勢也是顯而易見的。近幾十年來,在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中醫現代研究的過程中,沒有充分重視按照中醫學理論觀念去發展中醫現代技術,使研發的技術產品脫離了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特點,導致目前中醫臨床診療技術幾乎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中醫診療技術發展緩慢,影響了中醫創新能力和醫療實踐能力的提高,這是制約現代中醫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將中醫技術發揚廣大
3.將中醫技術發揚廣大
中醫學歷史發展上看,中醫學的產生,并不是從理論開始的,而是從原始的、樸素的、簡單的治療手段開始逐漸積累、總結、發展起來的。我們的祖先,通過不斷實踐和創造,歷經數千年演變與發展,逐步形成了中醫獨具特色的診療技術與方法。從砭石到九針,從神農嘗百草到丸散膏丹湯飲酒露的制劑技術,從推拿正骨手法到小夾板的應用,從三部九候到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都是時代的創造,都是當時社會發展條件下的中醫學賴以開展醫療實踐的實用技術。幾千年來,直至18世紀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中醫學就是依靠這些技術,實現了中醫學臨床實踐的功能,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沒有這些獨具特色的中醫診療技術與方法,中醫的理論觀念就無法在醫療實踐中體現社會價值和科學價值,中醫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中醫學的優勢是通過中醫技術來體現,也將通過中醫技術發揚光大。
- 上一篇:中國保健品市場狀況及發展趨勢
- 下一篇:我國樹脂鏡片市場供需及進出口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