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 流通產業工作分工方案出臺
2013/6/19 10:22: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深化流通體制改革 流通產業工作分工方案出臺要求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按照《分工方案》的要求,將涉及本部門的工作進一步分解和細化,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措施。同一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牽頭部門要加強協調,部門間要主動密切協作。
《分工方案》涉及的國家政府部門包括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公安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監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糧食局、國務院法制辦、中國證監會、供銷合作總社等。《分工方案》提出15項重點要求。
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如依托交通樞紐、生產基地、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構建全國骨干流通網絡,建設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商貿中心、專業市場以及全國性和區域性配送中心。
積極創新流通方式
如統籌農產品集散地、銷地、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構建農產品產銷一體化流通鏈條,積極推廣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校對接以及農產品展銷中心、直銷店等產銷銜接方式,在大中城市探索采用流動售賣車。
提高保障市場供應能力
如支持建設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質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菜市場、社區菜店、農副產品平價商店以及重要商品儲備設施、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等,發揮公益性流通設施在滿足消費需求、保障市場穩定、提高應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
如將信息化建設作為發展現代流通產業的戰略任務,加強規劃和引導,推動營銷網、物流網、信息網的有機融合。鼓勵流通領域信息技術的研發和集成創新,加快推廣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全球定位系統、移動通信、地理信息系統、電子標簽等技術在流通領域的應用。
培育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
如鼓勵發展直營連鎖和特許連鎖,支持流通企業跨區域拓展連鎖經營網絡。
大力規范市場秩序
如建立健全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酒類、中藥材、農資等商品流通追溯體系。
深化流通領域改革開放
如建立分工明確、權責統一、協調高效的流通管理體制,健全部門協作機制,強化政策制定、執行與監督相互銜接,提高管理效能。加快流通管理部門職能轉變,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推進大流通、大市場建設。
制定完善流通網絡規劃
如制定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做好各層級、各區域之間規劃銜接。
加大流通業用地支持力度
如制定政府鼓勵的流通設施目錄,對納入目錄的項目用地予以支持。
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
如積極發揮中央政府相關投資的促進作用,完善促進消費的財政政策,擴大流通促進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公益性流通設施、農產品和農村流通體系、流通信息化建設以及餐飲等生活服務業、中小流通企業發展、綠色流通、擴大消費等。
減輕流通產業稅收負擔
如在一定期限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有條件的鮮活農產品。落實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促進連鎖經營企業跨地區發展。積極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完善流通業稅制。
降低流通環節費用
如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確保所有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全部免繳車輛通行費,結合實際完善適用品種范圍。
完善流通領域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如積極完善流通標準化體系,加大流通標準的制定、實施與宣傳力度。
健全統計和監測制度
如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科學規范的流通統計調查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不斷提高流通統計數據質量和工作水平。加強零售、電子商務、居民服務、生產資料流通等重點流通領域的統計數據開發應用,提高服務宏觀調控和企業發展的能力。
加強組織領導
如建立由商務部牽頭的全國流通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加強對流通工作的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流通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什么值得買”發布“雙11”興趣消費趨勢洞察報告:興趣驅動五大圈層重塑消費新生態
- 平安理財榮膺“金鼎獎”兩項大獎 年度競爭力理財產品備受關注
- 海南首店!格蘭云天沛芮酒店海口試營業 打造江東新區度假新地標
- 雙碳認證加冕,智木藝墅啟新!千年舟以木為媒,鑄就綠色未來
- 從本土標桿到國際視野:鴻鵠中國APEC歸來,以全球經驗賦能地產新周期
- 全固態電池量產“加速器”!Quintus新一代溫等靜壓機正式發布,支持全固態電池中試生產
- 健康需求升級驅動食品安全升級,芬蘭無抗肉品牌 Atria 阿特睿憑北歐嚴苛標準與全程溯源系統筑牢肉類安全防線
- 阿爾法蛋的“1024體驗日”:學習、創造與溫暖陪伴
- 氧化鋁供需格局維持寬松 價格以低位震蕩為主
- 銅價或以高位震蕩格局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