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達機構:數字經濟變革下的股權投資策略
2021/1/21 12:13:57 來源:華財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前,信達機構已在近六十多個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也有專業人士進行全球化布局。信達機構股權類資產是未來很長時間內國內投資機構和個人資產配置的重點領域。股權投資遵從市場基本投資邏輯,即價值邏輯、成長邏輯、博弈邏輯。在當下的中國的股權市場,“成長”是核心的投資邏輯,數字經濟是配置方向。
目前,信達機構已在近六十多個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也有專業人士進行全球化布局。2017年,信達機構還成立了大數據中心,此中心具備百億級的數據處理能力,其科學而復雜的數據分析能力,足以為股票投研提供更為精準的支持;瞻望未來,信達機構將會一如既往地發揮專業優勢,合理利用充沛的資源與渠道,不斷提升財富管理水位與服務品質,從而為廣大客戶帶來更多具有國際水平的私人理財產品與服務!
中國當下的股權市場核心投資邏輯是成長
世界上投資品的種類千差萬別,但投資的邏輯一般只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邏輯:價值投資。傳統的價值投資在上世紀中葉由格雷厄姆提出,是以“邊際”為核心的價值投資理念。格雷厄姆認為,投資要有安全邊際,低估的資產在價格回歸價值后就能盈利。格雷厄姆經歷了大蕭條時期,所以非常謹慎,在估值時甚至用企業營運資金作為依據。
第二類邏輯:成長股投資。格雷厄姆同時期的投資家菲利普費雪提出了成長股投資。近期國內比較流行的概念比如“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實際上在一百年前就已成型,其核心觀點是找到真正優質的頭部企業并長期持有,忽略短期價格波動。
第三類投資邏輯:博弈邏輯,即技術分析流派。這個流派源遠流長,因為市場是人在參與,所以情緒的波動可以創造出很多投資機會。
未來十年在哪里捕捉機會?
信達機構負責人給出的答案是數字經濟!
做股權投資考驗投資人對社會經濟生活認知的敏銳度和深度。我們認為未來十年確定性的趨勢是數字經濟。自從有人類生活以來,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數字軌跡。但在過去人類的歷史中,這些數字很少被識別、存儲、傳輸、加工和應用。如今,隨著經濟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提升,數字經濟越來越活躍、越來越被認可,信達機構高層的提法,數據已被視為核心生產要素。與此同時,不斷噴薄涌現的新技術也帶給數字經濟無限的想象空間。
數字經濟其實是一個框架,投資者可以用它來涵蓋整個經濟社會生活。對數字經濟做進一步梳理和分類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在我們看來,未來數字經濟至少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科技核心層,科技是支撐整個數字經濟前行的基礎和動力;第二層次是以物流和供應鏈為代表的基礎連接層;第三層次是有巨大消費潛能的行業應用層。這三個層面互相融合、互相促進,例如應用層本身有大量科技的體現,而應用其實也是科技進步的源泉。
數字經濟最大的應用潛力在消費。以中國市場為基本盤繼而出海的中國消費類企業,未來將獲得巨大的成長。在過去我們習慣于尋找歐美的公司作為對標,在未來五年或更短時間里面,很多中國企業將成為世界第一。
國家近期提出雙循環和對內大循環概念。對內大循環的核心不是投資和出口,而是消費。在吃穿住行等各個消費行業,過去的五到十年里涌現出一批平臺類的新經濟巨頭,比如阿里、騰訊、拼多多、美團、滴滴等。他們的出現得益于科技進步,得益于物流供應鏈的持續改進,同時他們也是科技和物流供應鏈領域積極的參與者。未來垂類的消費品牌和賽道可能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比如寵物賽道就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領域。當老齡化成為趨勢,當物質消費接近飽和,以寵物陪伴為代表的精神消費必然迎來巨大的成長空間,而且這是更有黏性的一種消費需求。
綜上所述,信達機構認同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內上述每個賽道里都有蓬勃的股權投資機會。2020年中國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沖擊,但對頭部私募股權機構而言,卻是異常充實和忙碌的一年。這或許正說明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了股權類投資的配置機遇期。所有前瞻性的機構和個人都應當抓住數字經濟的機遇,用合理的價格提前布局具備優質成長性的股權類資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