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環境治理瓶頸亟待破解
2021/7/23 10:46:16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8個省(市、自治區)反饋督察情況。總體來看,各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但是在水環境治理領域,長江保護修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近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8個省(市、自治區)反饋督察情況。總體來看,各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但是在水環境治理領域,長江保護修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入海排口水質、高原湖泊治理等方面還存在突出的共性問題亟待解決。
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還有差距,沒有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惜破壞生態搞開發。例如,江西省將長江干流1公里范圍內的16.8公傾土地調入工業園區,上饒市鄱陽縣在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內違規審批建設酒店、長期默許縱容水產養殖。
毫不吝惜浪費水資源。例如河南省鄭州、開封等市借引黃灌溉、民生供水行“人工造湖”之實。黃河取水指標細化方案與年度用水計劃執行“兩張皮”。
環境基礎設施落后,污水管網建設欠賬問題較突出。比如,江西省南昌市生活污水直排;河南省247座城鎮污水處理廠中,44座長期滿負荷或超負荷運行;湖南省未完成“十三五”老舊污水管網改造任務,生活污水收集缺口大,雨污合流制管網占比達38%,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普遍達不到設計標準。
不少地方還存在統籌治水合力不到位,治水舉措不精準,系統治理推進不同步,河湖長制落實不到位,管網建設有短板,污水收集處理達標率低等問題。
水環境治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難點之一,治水成效是檢驗高質量發展的一面鏡子。水環境治理表象在水上,根子在陸上。城市高樓林立、園區密布、道路縱橫,鄉村農業種植、礦山開采、資源利用,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布局、生產生活每項活動都對原生態地理地貌造成影響,破壞了原來的匯水線、分水嶺、水源地。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應及時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同步削減對水環境產生的污染,避免環境問題長期積存影響水環境治理成效。如果不在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上下功夫,不及時破解治水中的瓶頸問題,自然空間被侵占,生態涵養區功能退化,將導致水環境持續惡化。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為各地生態文明建設把脈問診,找出了病因、開出了藥方。當前水環境治理面臨的形勢極其嚴峻,迫切需要以革命性舉措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環境治理是個系統工程,需形成黨委、政府、社會、企業統籌發力共治的格局。水環境治理仍處于攻堅期,剩下的頑疾,要靠治水者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從思維理念、治水舉措、體制機制等維度開展治水革命推進水環境治理。
各地要以督察整改為契機,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提高領導干部生態執政能力,建立和完善機構、機制,統籌地方規劃和立法,解決現實問題,構建健康的水生態系統,統籌兼顧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趙鐵元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