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消費新趨勢:誰在激活9億人的購物熱情
2024/8/7 15:17:45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互聯網助力數字消費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互聯網在促進新消費模式發展、帶動形成新消費熱點、推動新消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互聯網助力數字消費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互聯網在促進新消費模式發展、帶動形成新消費熱點、推動新消費群體崛起等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助力數字消費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當前,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超過9億人,購買國貨"潮品"、綠色商品等的用戶規模分別達5.3億人、2.3億人。
數字消費增長點不斷涌現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消費場景從線下拓展到線上,消費對象從實物拓展到數字產品、內容等方面,更帶動了國貨"潮品"消費、文娛旅游消費等一大批新消費增長點加速形成。
國貨"潮品"消費表現亮眼。網購用戶中,購買過國貨"潮品"的用戶占比接近六成,66.5%的國貨"潮品"用戶認為,國貨品質已不輸國外品牌。
"618"期間,網絡零售額品牌榜前十位中,國產品牌占據六席,"新中式"相關產品銷量增長顯著。
文娛旅游消費增長較快。短視頻平臺文旅內容刷屏,通過打造文旅IP熱點,帶動"縣域游""小城游"等冷門旅游持續升溫,助推"城市漫步""露營經濟""夜經濟"等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
《藍皮書》數據顯示,我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已超過5億人,同比增長超過20%。今年1-4月,在線旅游消費額增長77.6%。"五一"假期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
數字消費用戶群體不斷崛起
隨著互聯網技術紅利不斷惠及全體人民,數字消費用戶群體不斷打破年齡、性別、地域等因素限制,出現了"90后""00后""銀發族"、女性群體和農村群體等數字消費新勢力。
"90后""00后"是數字消費主力軍,網絡購物使用率分別達到95.1%、88.5%,在個性化消費、國貨消費、智能消費等領域較為活躍。
"銀發族"是數字消費增長極。我國60歲及以上銀發網民網絡購物使用率為69.8%。"銀發族"在健康醫療、文娛旅游消費中表現相對突出,健康型、享受型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女性是數字消費重要組成群體。《藍皮書》數據顯示,女性網上購物使用率達85.4%,其在美妝個護、服飾、金銀珠寶等品類的消費更為突出,網購比例較男性分別高出27.9、8.1和2.8個百分點。
農村網民是數字消費潛在力量。農村網民線上消費能力不斷增強,網絡購物比例達到76.7%;農村網民更熱衷于在短視頻平臺購物,使用比例高于城鎮網民1.2個百分點。
數字消費打造新生活方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智能消費等新消費模式不斷塑造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綠色消費理念漸入人心。《藍皮書》數據顯示,25%的網購用戶近半年來購買過綠色節能產品。新能源車成為重要增長引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九年全球第一。
健康消費需求不斷涌現。購買過健康和養生類產品的用戶占網購用戶的26.1%。隨著健康生活理念逐漸受到重視,健康產品和技術不斷突破創新,催生健康消費市場需求加速釋放。
家電產品智能化趨勢明顯。購買過智能家居產品的用戶占網購用戶的25%。智慧生活帶來的便捷、健康、安全、智能、節能、低碳等特性,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技術創新帶動數字消費蓬勃發展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資深分析師陳靜表示,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持續打破消費時空界限、創新消費場景,為數字消費提供了技術支撐。依托于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催生的新模式、新場景,數字消費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是直播、短視頻電商模式促進消費轉化。觀看短視頻/直播的用戶中,71.2%的用戶因觀看短視頻/直播而買過商品,53.7%的用戶經常收看直播帶貨。31.9%的網購用戶表示"消費決策較大程度會受到短視頻、直播及社交平臺影響"。直播、短視頻、內容電商模式正在成為影響數字消費決策的重要因素,形成了興趣"種草"、下單、分享的決策路徑。
二是即時零售模式拓展生活服務消費邊界。最近半年購買過"同城達"等即時配送的用戶,占網購用戶的26.4%。即時零售消費通過挖掘商超、送藥、買菜、跑腿等生活服務領域的消費潛力,將消費邊界從固定場所擴展至公園、上班途中等各類動態化場景,滿足"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的即時性消費需求,擴大了實體門店的服務范圍,讓消費者盡享便利生活。
三是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模式暢通國際國內市場。2024年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5776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跨境進口1296億元。境外優質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觸達更多的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國內輕松實現"買全球"。一季度農村網絡零售額超5700億元,增長12.1%,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28.2%。電商網絡和物流體系的持續完善,為農村居民數字消費提供支撐,進一步激活農村大市場。同時,農村電商通過"產播""地播"等方式,助力農產品上行,促進農民增收。(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 上一篇:我國光伏產業“冰火兩重天” 亟須調整
- 下一篇:供應鏈網絡安全水平亟須提升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