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技術開發規劃》
2009/11/30 20:35: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技術開發規劃》前 言
我國的經濟建設已進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新階段。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精神,提升我國重大裝備和產業技術水平,研制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中急需的重大技術裝備,攻克產業發展中的重點技術瓶頸難題,實現重點領域重大技術裝備本地化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搶占產業技術的制高點,增強我國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編制《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規劃》(以下簡稱《研制開發規劃》),從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水平、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入手,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為出發點,以產業結構優化和加速產業升級為宗旨,明確了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技術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提出了加快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技術進步的政策與措施。
《研制開發規劃》以“十五”后期為重點,并做好與“十一五”的銜接。明確提出了這一時期的重點任務,要著力抓好10項重大技術裝備和10項重大產業技術,解決制約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技術快速發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頸”問題,推進產業技術進步。
一、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實施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技術創新,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提高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水平,實現產業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組織協調相結合;堅持重點突破與應用導向相結合;堅持當前發展和前瞻研發相結合;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
�。ǘ┠繕�
從“十五”后期開始,結合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重大建設工程的需要,圍繞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組織實施10項重大技術裝備和10項重大產業技術項目。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為依托,集中研制一批重大技術裝備;促進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重點攻克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與融合,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二、重點任務
(一)重大技術裝備研制
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提高我國技術裝備水平。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要滿足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急需,提高重大技術裝備成套設計研制能力,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國家重大技術裝備主要包括: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需要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提升我國產業裝備水平的重大關鍵技術裝備。近期,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將依托已落實或正在落實的國家建設工程,重點做好以下10項重大技術裝備研制。
1、三峽工程配套裝備研制
依托三峽樞紐工程建設,研制三峽工程配套裝備。內容包括:過船規模3000噸級、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承載能力1.3萬噸的三峽升船機成套設備,重點開展三峽升船機系統試驗及設計技術、安全機構及驅動系統試驗技術、船廂設備關鍵技術、拖動與控制技術等研究;三峽水輪發電機組及輔機設備研制,重點開展水輪發電機組運行穩定性及可靠性研究,水輪發電機組計算機監控系統、調速器裝置和勵磁系統研制,三峽水輪機大型鑄件研制,電力系統穩定措施在三峽電站的實施方案及裝置的研究等。三峽交流輸變電設備研制,重點開展三峽右岸電站升壓變壓器、GIS、繼電保護裝置、新型500千伏高壓并聯電抗器、高壓隔離開關和810mm2大截面導線及配套金具等關鍵設備研制。
2、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設備研制
依托三峽至上海和貴州至廣東二回直流工程,研制大型高壓直流輸電設備和相關系統成套技術裝備。內容包括:直流輸電系統設計技術研究,直流輸電系統設備成套設計技術研究,控制與保護系統設計技術研究,交直流濾波系統設計技術研究,換流變壓器、平波電抗器、電控與光控晶閘管、換流閥、并聯電容器、濾波電容器、直流套管、直流開關設備、直流避雷器、無功補償裝置、電流傳感器等關鍵設備研制。
3、超超臨界火力機組成套設備研制
依托超超臨界火電工程建設,研制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成套設備。內容包括:超超臨界鍋爐,超超臨界汽輪機,大容量高電壓等級汽輪發電機,高壓給水泵,再循環泵,高溫高壓閥門,高溫高壓合金材料和鑄鍛件等關鍵設備及材料的設計制造技術研究,超超臨界機組自動控制系統設計和設備的配置研究,優化機組設計技術研究。
4、大型空冷火電機組成套設備研制
依托60萬千瓦空冷火電機組建設,研制大型空冷火電機組成套設備。內容包括:開展空冷系統選型和優化設計技術研究,空冷凝汽器熱力性能和空氣動力性能研究,直接空冷系統排汽管道及平臺架構設計研究,直接空冷系統自動控制技術的研究,60萬千瓦空冷汽輪機的通流部分及熱力系統優化設計研究,高背壓末級長葉片開發及試驗研究,空冷機組軸系穩定性研究,低壓缸及大剛度軸承箱研制,大型空冷機組啟動系統研究,大型空冷系統的大直徑軸流風機及輕質風筒、空冷凝汽器、空冷系統專用抽氣器、空冷系統專用水泵等關鍵設備研制。
5、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成套設備研制
依托寶泉、惠州、白蓮河等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研制200米以上水頭、30萬千瓦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成套設備。內容包括:水泵水輪機水力設計技術研究,水力試驗技術研究,轉輪可靠性分析技術研究,模型轉輪制造技術研究,水泵水輪機結構,關鍵部件制造技術研究,轉輪及大型球形閥設計制造技術研究,機組軸系穩定性計算分析研究,雙向推力軸承制造技術及測量技術研究,推力軸承和導軸承潤滑,軸瓦及支撐件變形和循環冷卻系統設計研究,發電電動機繞組絕緣及配套絕緣結構、材料及工藝研究,發電電動機關鍵部件制造技術研究,發電電動機結構件剛強度和振動研究,大型抽水蓄能機組輔助設備及自動化元件的研制,發電電動機的起動性能和運行工況轉換研究等。
6、重型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相關技術及成套裝備研制
依托重型燃氣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建設和技術引進項目,研制重型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相關技術及成套裝備。內容包括:重型燃氣輪機設計技術研究,壓氣機設計技術研究,燃燒室設計技術研究,高溫葉片材料及加工技術研究,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控制技術研究,長軸系聯合循環機組軸系穩定性研究,燃氣輪機輔助系統設計研究,聯合循環蒸汽輪機,余熱鍋爐設計研究等。
7、高新優船舶及配套設備研制
依托相關建設工程,研制高新優船舶及配套設備。內容包括:超大型礦砂船設計制造技術及裝備研制;30萬噸級超大型浮式生產儲油船研制;新型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裝備研制;船用中高速柴油機、大功率中速發電機、船用電站自動控制系統等船舶電站成套技術裝備研制,船用智能柴油機等配套設備及大側斜螺旋槳、貝克舵等船舶推進系統研制。
8、鐵路現代化成套裝備研制
依托大秦鐵路和青藏鐵路建設工程,研制鐵路現代化成套裝備。內容包括:大秦鐵路2萬噸重載運輸成套技術裝備,重點開展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設計制造國產化,載重80噸的重載運煤專用敞車研究開發,無線機車同步操縱控制系統及有線電控空氣制動系統技術的研究和裝備研制,調度集中系統,機車主體信號技術,鐵路專用通信系統等研制開發。青藏鐵路客車及救援裝備。重點開展高原客車增壓補氣供氧、車輛密封性、客車輕量化、運行安全監控系統,抗紫外線輻射、耐高寒電氣絕緣與雷電防護性能等研究,大功率車載柴油發電機組研究,救援起重裝備研制等。
9、年產600萬噸綜采成套裝備研制
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研制大型高效集約化綜采成套設備。內容包括:研制大功率厚煤層電牽引采煤機、大功率重型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大采高強力電液控制液壓支架、礦井長距離及大運力帶式輸送機及關鍵元部件,礦井防爆柴油機輔助運輸裝備,綜采工作面中高壓大容量供電設備及監控系統設備,年提升能力600萬噸的礦井大型自動化提升設備,礦井與綜采工作面通風設備研制等關鍵成套設備。
10、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成套設備研制
依托核電站工程建設,研制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成套設備。內容包括:研制核島主設備蒸發器、穩壓器、循環水泵、堆內構件、燃料棒、驅動機構、一回路主管道,常規島主設備1000MW級半轉速汽輪機、發電機,核電通用設備,控制系統和儀器設備研制以及核材料和大型鑄、鍛件等關鍵制造技術。
(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
加強重大產業技術開發,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抓好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自主開發和創新,切實解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增強我國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實力。重大產業技術主要包括: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鍵技術;保證我國產業技術體系相對先進、完整性所必需的共性關鍵技術;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關鍵技術;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與國防安全所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近期,要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重點研究開發以下10項共性關鍵技術。
1、資源勘探開發與高效利用關鍵技術
油氣藏勘探關鍵技術,重點開發油氣勘探綜合評價新技術,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海上油氣勘探關鍵裝備。油氣田高效開發新技術,重點開發提高采收率新技術,天然氣高效開發技術,特殊工藝井鉆井技術。煤炭資源高精度勘探及地質保障技術,重點開發西部煤炭資源高精度勘探技術,東部深部煤炭地質勘探及地質保障技術。深厚沖積層建井及資源高效開發新技術,重點開發深厚沖積層建井技術,薄煤層全自動刨煤機成套裝備,邊角煤開采技術與裝備。提高緊缺金屬礦找礦率的先進勘查技術,重點開發伴生金屬礦集區資源勘查技術,大型礦山外圍接替資源綜合探查技術。難處理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重點開發深部及復雜難采礦體開采綜合技術,復雜難處理金屬礦的高效分離技術,低品位復雜難處理礦高效冶金技術。
2、大型石油、天然氣和煤化工及新型催化關鍵技術
石油化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清潔汽油生產技術,清潔柴油生產技術,重油深加工技術;煉化一體化技術,乙烯裂解、分離技術,三大合成材料生產關鍵技術。天然氣化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天然氣部分氧化制合成氣新催化劑、新工藝一體化技術,費托合成液態烴,合成氣制含氧化合物及下游產品。煤化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大型、高效煤氣化技術,“多聯產”技術,煤及焦爐、高爐氣制甲醇和二甲醚大型化技術,碳一化工下游產品技術。新型催化關鍵技術,重點開發合成氨工業節能型新型催化工藝技術,大噸位重要精細化學品合成新型催化工藝技術,生物催化產業化技術。
3、節能和新能源關鍵技術
高耗能工業生產過程集成優化節能技術和新工藝,重點開發高耗能工業生產過程集成優化節能技術和新工藝,主要是冶煉、煅燒、熔融、石化化工生產過程綜合優化節能技術等。工業爐窯節能新技術,重點開發不同產品工業爐窯的高溫空氣燃燒技術(HTAC技術),純氧或富氧燃燒節能技術,高固氣比懸浮預熱預分解水泥生產技術,余熱(廢氣)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低耗能建筑節能技術,重點開發新型高效節能建筑圍護結構材料,節能建筑外圍護結構設計技術,建筑物使用的地熱能、太陽能和風能利用技術,建筑智能控制技術和“熱泵”技術,現有建筑節能改造成套技術等。節約和替代石油關鍵技術,重點開發單線50萬噸水煤漿生產關鍵技術,低階煤制備關鍵技術;工業規模生物柴油生產及過程控制關鍵技術;開發一步法生產二甲醚生產關鍵技術;開發煤層氣地面垂直—水平定向鉆進和高效排采關鍵技術等。大型風力發電技術,重點開發兆瓦級變槳變速型、大齒輪直驅型風力發電技術及發電機組相關制造技術,開發兆瓦級發電機組總體設計技術、風輪設計與制造、電機設計和控制技術等,兆瓦級風力發電的并網技術等。
4、工業節水關鍵技術
節水工藝技術和廢水循環再利用技術,針對電力、冶金、造紙、紡織、石油化工等高耗水行業,重點開發高效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廢水分類深度處理技術,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火電廠的長距離干除灰、風冷式干除渣技術及設備研制,冷卻塔靜電收水器研制,高爐與轉爐干法除塵技術,焦化廢水達標排放與回用技術,煉油廠含油廢水回收技術,氧化鋁廠含堿污水處理技術,印染行業節水技術及廢水資源化工藝技術等。
5、環境保護關鍵技術
水和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重點開發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置與污水回用技術,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燃煤電廠脫硫,煙氣脫硝等關鍵技術,新一代除塵技術等。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重點開發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危險廢物安全處置技術,礦山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環境監測技術,重點開發全方位快速反應監測監控和管理技術,新型工業廢氣連續自動監測技術等。清潔生產與低排放技術,重點開發化工、紡織、輕工、電力、機械等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潔凈燃燒技術,電控柴油機平臺技術等。
6、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共伴生資源、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重點開發復雜多金屬硫化礦礦漿電解處理新技術,難處理復雜金礦原礦循環流態化焙燒技術,中低品位氧化鋅礦選冶聯合處理技術,煤系高嶺土的回收與產品深加工技術開發,貴重、稀有尾礦資源整體綜合利用技術,大用量、低成本、高附加值尾礦微晶玻璃開發技術。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重點開發粉煤灰長距離氣力輸送技術,高摻量、復合利用工業廢渣制備高性能輔助性膠凝材料技術,大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及其應用技術,粉煤灰資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專用設備及技術;煤矸石電廠脫硫技術,煤矸石磚廠爐窯溫度自動調控技術;工業副產品石膏加工利用技術;燃煤發電廠煙氣脫硫灰渣完全資源化清潔生產技術。再生資源利用技術,重點開發廢舊機電產品資源化關鍵技術,廢舊家用電器回收利用技術,雙室反射爐的研究開發,廢雜銅直接生產銅基合金技術,新型再生鉛技術,印刷線路板回收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技術;廢紙脫墨及生產文化用紙技術開發及裝備,廢紙脫墨漿化學品技術開發;公路用膠粉改性瀝青技術及裝備,廢丁基膠再生及應用,廢橡膠利用中有害廢氣治理技術及裝備;廢塑料改性利用技術,廢塑料制再生塑料深加工產品利用技術及裝備。木材節約和代木包裝技術,重點開發木材改性技術;高強多層(含雙拱)瓦楞紙板與制箱技術,竹膠板包裝箱及制品的開發應用技術,木塑復合材料及制品的開發應用。
7、安全生產關鍵技術
區域互聯電網穩定控制技術,重點開發廣域測量技術,在線安全穩定評估技術,快速故障阻隔技術,電網信息安全深度防護技術等。大容量、遠距離直流輸電的電網穩定技術,重點開發交直流并列運行系統在線穩定控制決策支持系統,多回路直流協調控制技術,直流多落點電網的安全穩定技術,直流輸電系統在電力系統穩定分析中的詳細模擬技術等。高可靠性快速反應監測監控技術,重點開發快速智能監控技術,系統故障自動診斷技術,井下電網故障自動監控技術,關鍵傳感器快速檢測技術,大容量本安電源技術等。礦井主要災害預防集成技術,重點開發重大瓦斯災害隱患辨識及控制技術,火災隱患辨識及控制技術,水災的監測預警及探查與封堵技術等。水上安全事故預防及應急處理技術,重點開發遙感實時監測溢油關鍵技術、監測海面溢油關鍵技術、應急快速反應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技術、油污快速清除關鍵技術等�;瘜W品事故應急反應關鍵技術,重點開發化學品環境歸宿及影響預測預警技術、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綜合處理技術。
8、先進制造關鍵技術
先進設計制造技術,重點開發可靠性設計技術,防疲勞斷裂設計技術,仿真與虛擬設計技術,現代集成制造技術,先進成型技術,成型過程工藝模擬技術,精密制造技術,快速響應制造技術,熱加工工藝模擬優化技術,復合加工機床及其應用技術,快速重組制造系統及其應用技術,重要基礎元器件關鍵技術,傳感器與傳感技術,功能材料及特種加工技術,高可靠高性能機械傳動技術,高可靠性液壓、氣動傳動技術。高溫高強度合金鋼等先進材料研究開發與制造技術。低污染、低能耗、短流程強化冶煉技術。大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9、農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
糧油深加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植物蛋白修飾與功能性大豆蛋白,谷物淀粉加工與淀粉生物轉化,新型系列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植物油脂深加工關鍵技術等。果蔬與茶深加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果蔬高效脫水與制粉,果蔬汁高效榨汁與濃縮及果蔬汁非熱殺菌,果蔬功能成分提取與單細胞蛋白生產,大蒜深加工,茶葉生物活性物質分離提取與安全檢測技術等。畜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肉制品加工與安全檢測,動物血液與骨頭深加工,干酪菌種篩選、干酪加工、直投式乳品發酵劑凍干技術等。水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重點開發高附加值遠洋魚類超低溫加工、蛋白質抗冷凍變性、淡水魚魚肉加工品質改良、海水魚類的脫脂、低值魚類蛋白質重組、混合海鮮調味料發酵及魚肉加工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技術等。
10、交通現代化關鍵技術
運營管理智能化關鍵技術,重點開發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及發布、特大型橋梁運營監控智能化、突發事件的道路交通應急反應、內河航運智能化等關鍵技術。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關鍵技術,重點開發長三角區域聯網收費系統、電子收費成套關鍵技術等。港口智能化運作及裝備開發關鍵技術,重點開發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散貨碼頭現代化關鍵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重點開發直線電機的系統技術、直線電機系統的關鍵技術開發與設備�?罩薪煌ü苤脐P鍵技術,重點開發空管管制中心系統、雷達系統裝備、導航、通信系統關鍵技術。
三、政策措施
�。ㄒ唬┘涌煅芯恐贫óa業技術政策和重大裝備發展政策
加快研究制定《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明確提出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方向、目標,確定國家鼓勵和支持重點,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研究開發工作,推動和促進產業技術進步。研究提出技術裝備發展政策,明確國家急需發展的裝備、推廣應用的裝備和限制淘汰的裝備,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ǘ嫿ê屯晟茋覄撔麦w系,形成有利于產業技術進步的運行機制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整合社會有效資源,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推動技術創新的有效運行機制。要加強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企業集團的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做好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評價工作;對已建立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繼續給予支持,并結合產業發展的需要,繼續開展新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加強重大科學工程、知識創新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產業科技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推動產學研聯合,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和優勢,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進程。
�。ㄈ┌l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進一步確立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為各類企業創新活動提供平等競爭條件。國家重點企業和行業骨干企業應結合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結合企業自身優勢、技術發展趨勢、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要求,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通過改革、改組、改制和加強管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加強人才的培養,發揮工程技術人員企業技術進步中的重要。鼓勵和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擔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項目,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能力。
�。ㄋ模┙M織實施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專項,鼓勵使用國產技術裝備
加強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的政府導向和組織協調作用,結合依托工程,組織實施10項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專項,集中研制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促進重大技術裝備相關行業的協調發展。研究完善重大技術裝備的進出口政策,研究提出依托工程使用國產化裝備的優惠政策。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用戶優先使用國產裝備,促進國外先進技術的轉讓和技術裝備的國產化進程。
�。ㄎ澹┙M織實施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積極推廣自主開發的先進適用技術
針對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難題,組織實施10項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加強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在專項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和發揮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積極性,通過公開擇優的原則,確定更具優勢的承擔單位,著力解決制約產業技術進步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同時積極做好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通過技術的轉移和擴散,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加速我國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哟螽a業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資金的投入
加強國家產業研究開發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大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開發的投入。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不斷增加研究開發資金的投入,支持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高創新能力,進而帶動產業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整體提升,增強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探索和實現產業技術研究開發資金的多元化投入形式。
�。ㄆ撸┘訌妵H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我國在市場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堅持技貿結合,以市場換技術;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加強人才交流與培養;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通過“轉讓技術、聯合設計、合作制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的水平。
�。ò耍┩晟莆覈募夹g標準體系,加快實施專利戰略
通過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要形成一批新的標準和專利技術。通過建立和完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進產業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適應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要求,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通過實施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護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鼓勵企業開發新的專利技術,提高國際競爭能力。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