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纖光纜的第二次創業
2009/11/24 21:20: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光纖光纜的第二次創業光纖光纜命運多舛,有過高不可攀的高峰,更有一落千丈的谷底,所幸的是,活下來的都撿到了真金,更學會了理性。面對逐漸復蘇的市場需求,一場以品牌、實力為特征的第二次創業正在展開。這次創業,將給行業帶來更大的考驗,也將收獲更多。
通信這棵大樹,已經走過營造主體軀干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中國光纖光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截止目前,中國已是年產光纖4000萬公里的光纖光纜制造大國。但伴隨著通信業務飛入尋常百姓家,通信這棵大樹需要順應枝繁葉 茂的趨勢,作為“枝葉”的光纖光纜也將面臨第二次創業。
截止目前,我國六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所用光纜長度達432.2萬公里,所用光纖約8072萬公里。同時,國家出臺的2006-201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了我國向信息化社會邁進的戰略目標。這無疑是對中國電信業提出的新任務和發展機遇,同時也將為中國通信線纜和光纖光纜產業進一步的發展,提供良好機遇。
成就企業戰略制高點
實際上,率先進行二次創業戰略的廠商不僅在2002年到2004年的產業低迷中存活了下來,而且還進一步鞏固了其優勢地位。
隨著通信事業的發展,我國采用了與國外光纖生產企業合作的方式,先后成立了西古和長飛兩個光纖光纜合資企業。特別是長飛公司的組建,第一個在引進全套先進生產設備的同時,成功的從荷蘭菲利浦引進了先進成熟的生產工藝和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長飛發展的實踐證明,選定好的合作伙伴,引進先進工藝技術和先進企業管理模式的決策是十分正確的,長飛的組建和發展,才真正建立了規模化的、現代化的國內光纖光纜企業。
來自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2007年全國76%的光纜市場為長飛、亨通、富通、中天和烽火5家公司所占有,這5家廠商也占有了全國68%的光纖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高份額市場占有率的廠商在經歷了產業振蕩、反傾銷等一系列事件后較之從前也多了一分成熟和理性,他們都有著這自己獨特發展思路和市場空間。長飛集團技術和品牌并重,富通擁有自己的預制棒技術,亨通培育了品牌影響力,中天則是扛起了中國特種光纜的大旗。作為回報,這些企業特質也成就了高份額的市場占有率。
亦是守業
在細數前三十年的輝煌業績的同時,中國光纖光纜不得不面對如此現實:整個行業利潤率偏低,大多數企業利潤下滑。據悉,目前除中天和烽火以外,其它企業利潤率都維持在百分之十以下,長飛總經理徐錫州日前也對這一趨勢表示了擔憂,他說,光纖光纜整體盈利能力還在呈繼續下降趨勢,尤其未來預制棒也加入行業競爭以后,光纖光纜將徹底面臨全產業鏈范圍的競爭,未來市場將更加殘酷。殘酷的現實已經向行業提出,輝煌之余還得考慮如何收住這份輝煌。
所以,這二次創業已不簡單是以時間為界定的企業發展,而更像是應對市場殘酷的自我拯救,這就要求企業從粗放銷售向品牌經營轉變,從普通產品向豐富特種產品轉變,從低技術含量產品向高技術含量產品轉變,從靠量取勝到量、質結合取勝轉變。
與此同時,企業要保證一定的銷售量,保證既有的市場地位,就必須根據市場做出向高需求量產品方向轉型的舉措。實際上,在經過前幾年的干線建設之后,目前光纖光纜市場已經開始向城域網、接入網和特殊專線網絡轉變,這一轉變的直接結果是行業通用光纜需求在降低,特種光纜、室內光纜、海底光纜市場份額在增加。
在率先以特種光纜為主打產品的中天身上,我們看到即使在整個行業普遍利潤比較低的情況下,他們仍舊可以保持高于10%的利潤率。
而對于正在轉向這一市場方向的企業來說,對于市場走向也有著比較清醒的定位。亨通光電總經理錢進林說,亨通光電的未來一大發展目標就是特種光纜,并且要爭取做到行業前茅。
擬訂強國之約
經過近幾年的低位調整,中國光纖光纜產業步入了一個平穩發展的階段。有專家預測:光纖光纜產業在3G市場、IPTV、FTTH需求的帶動下很快將更大范圍鋪開。光通信產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但是業內人士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掌握光纖預制棒生產核心技術的企業還太少,和國際光纖巨頭相比,我國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還明顯不足。在日前結束的中國光纖光纜30年大會上,專家對光纖光纜產業未來發展提出了六大發展戰略:技術戰略、人才戰略、質量戰略、服務戰略、管理戰略、資本戰略和國際化戰略。
技術戰略即通過開發技術含量高、工藝先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新的市場上找到突破口;人才戰略即構建一個又扎實基礎的人才金字塔;質量戰略即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質量認證體系來保證產品質量;服務戰略即提高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務質量,轉向服務型企業;管理戰略即通過現代管理理念,加強企業內部信息化,提升企業競爭力;資本戰略即以改制、重組、合資、合并、合作、聯合等資本運營方式將企業做大做強,優化產業結構;國際戰略即加大國際化步伐,做好準備應對更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
與此同時,與會廠商代表也紛紛表示,國內企業應該抓住目前良好的發展機遇,爭取在核心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和知識產權方面有所突破,讓中國真正從一個光纖光纜大國走向一個光纖光纜強國。
相關鏈接
網 絡
三網融合成為現實。光纖到戶(FTTH)在中國的城市和人口集中的鄉鎮實現了普及,辦公場所和居民家庭的電話、電視、互聯網通過一根光纖傳送,三網合一成為現實。可視電話和遠程視頻即時傳送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G和4G的普及。3G和4G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辦公室已由一個固定場所改變為隨人而動的流動辦公室。三網合一的功能延伸到可隨意移動的個人化應用領域。
實現全光傳輸。傳輸網實現了全光傳輸網絡,單波道40Gb/s的速率和波分復用、色散管理、光放大等技術普及應用到各類網絡中,電信網絡升級為NGN網絡,實現了軟交換和網絡智能化。
光 纖
形成完善的制棒和拉絲產業體系。我國已形成了完善的制棒和拉絲產業體系,有2-3個光纖產業集團。自主設計和生產國際上同期最先進的諸如G.652C、G652D、G.655、G.656、低彎曲損耗光纖、單模多模復合光纖、新型多模光纖(可用于10Gb/s以太網)等各類新型光纖,產能可滿足國內光纖市場(中國的光纖市場規模可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需要,并有較大比例出口。
我國可自行設計和生產光纖制棒和拉絲的設備。OVD、VAD以及其他組合等技術的設備均包含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制棒工序中芯棒的沉積速度達到15g/min,包層的沉積速度達到100g/min,拉絲速度達到3000m/min,可普遍拉制直徑超過150mm的預制棒。
原料全面實現國產化。制棒和拉絲所需的石英管、SiCl4、GeCl4、優質光纖涂料、氦氣等原料均可由我國的相關企業生產和提供,全面實現了國產化。
新型光纖形成規模化產業。聚合物光纖(POF)和光子晶體光纖等新型光纖已形成規模化產業,普及應用到通信、醫療、汽車、廣告、軍事等領域中。
光 纜
OPGW、海底光纜等特種光纜形成了規模產業體系。1000kV以下輸電線路均采用我國的OPGW產品,近海和海洋海底光纜我國企業均可供貨,國際海纜市場我國已占有相當份額。特種光纜市場份額大幅上升。
室內光纜、氣吹光纜、FTTH專用光纜等已構成市場主流。管道資源的應用方式、光纜敷設技術均發生了革命性的飛躍。纜內光纖類型配置、光纜單元的組合、光纜或其單元的敷設更加隨意、自由化,氣吹敷設成為敷設技術的主流。
光纜產業形成若干個和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企業集團。集團之間相互合作,協調,市場供求平衡。企業產品各有側重、各具特色。企業集團均有研究和開發機構,新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若干國際知名品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光纖光纜技術的發展
- 下一篇:烽火通信40G DWDM大容量傳送網解決方案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