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能與新能源行業將是全球投資熱點
2009/11/24 21:29: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節能與新能源行業將是全球投資熱點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近日發布的《2050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行業和其他環保行業至少有兩萬億元左右資金缺口需要填補�!秷蟾妗奉A計,未來15年,國家將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投資基金和吸收私人資本等,并鼓勵優秀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上市。
《報告》認為,如果考慮中國減少進口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以及減少國內對能源產業的投資而增加對一些新興產業投資所帶來的效果,征收碳稅對GDP帶來的損失將非常有限,甚至可能成為正面影響,并且對抑制能源價格產生積極作用。
此外,目前國際上正在討論實施針對氣候變化的邊境調節稅,即對進口商品征收碳稅,《報告》認為“即使我國不收碳稅,出口產品在國外也可能支付碳稅;如果中國征收碳稅,則可能避免在國外被征收碳稅。”。
“從長期來看,采用碳稅或者與能源稅結合的碳稅是可行選擇。”《報告》提出我國可從能源稅過渡到碳稅,征收碳稅可從較低稅率開始,之后再逐漸增加;并建議在能源稅征收4到5年之后征收碳稅,初期可以是和能源稅共同存在的混合稅。同時在碳稅實施之前3到4年,公布碳稅實施日程和稅率,供企業和消費者在投資時考慮。
《報告》認為,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行業將是全球未來發展重點,并將成為投資熱點領域。
“在今后15年內,國家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任務是選擇對國民經濟生態環境建設有重大價值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加強這些技術的試點示范和科技成果轉化,促成產業形成。”《報告》認為,其措施包括擴大市場份額,全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并以配額政策保證上網,進一步開發市場以及實現投融資多元化,即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投資基金和吸收私人資本等,并鼓勵優秀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上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國也將成為投資熱點。根據美國能源基金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預測,2005年到2020年,中國需要能源投資18萬億元,其中節能、新能源和環保需求約7萬億元,平均每年節能環保市場規模為3000億元到4000億元。而目前我國每年在這個市場投資不到1000億元。報告預測,照目前的投資增長速度,每年資金缺口大約在2000億元,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行業和其他環保行業至少有兩萬億左右資金缺口需要填補。《報告》因此建議,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注重融資方式的多元化創新等。其中提出,鼓勵社會和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合資合作進行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和經營,節能項目應向全社會完全開放。
為了既保證經濟發展又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報告》就在經濟剛性增長和保障效率前提下的碳減排,給出了制度方案和政策建議。《報告》認為:“減排的制度方案和政策措施應是在推進市場化的基礎上,對相關的市場失靈加以補救。”
《報告》建議政策重點抓節煤,即優先完成煤炭產業的市場化和征收資源稅和環境稅。這將導致煤炭價格上升23.1%,同時也使其消費量減少6.9%,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增長0.83%。
對于新能源的開發,《報告》認為:“從社會貼現率角度看,政府支持不可耗竭的無(低)碳能源的開發是值得的。這種戰略性舉措將會帶來世界力量格局的變化,由此可能導致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大規模替代。”《報告》預測,如果在這樣的情景下,我國從2028年開始就會出現碳排放零增長,到2036年則會出現持續負增長。
《報告》還測算,如果中國要發展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經濟,每年需增加額外投資1萬億元人民幣。從各能源品種、各部門對終端能源需求總量減少的貢獻量來看,煤炭的貢獻量居各種能源之首,其次是油品、熱力和電力;工業部門對減少能源需求的貢獻最大,其次是交通、民用、服務和農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