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德州棉花產銷呈現五個特點
2009/11/22 20:45: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09年德州棉花產銷呈現五個特點山東省德州市是全國重點產棉區之一,今年新棉上市以來該市棉花產銷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總產大幅減少。今年德州市植棉面積232萬畝,比上年下降19%。受陰雨天氣影響,棉花大幅減產,畝產皮棉僅150斤左右,比正常年景減產20%以上,降至7年來最低點。今年該市皮棉總產約16萬噸,比上年減少40%。
二是品質明顯下降。9月上旬,當地持續多天陰雨天氣,棉花質量和產量大受影響,品質下降。據調查了解,今年已公檢的皮棉中四級棉占80%左右,三級棉僅占15%左右;馬克隆值:B2級占80%左右,A級僅占10%左右。而正常年景當地公檢皮棉三級棉占到60%以上,馬克隆值A級占到40%以上,今年棉花品級明顯下降。
三是棉價持續上升。今年新棉上市以來,特別是國慶節過后,受全國棉花減產的心理預期和棉副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德州市正三級40%衣分籽棉收購價格一路上揚,11月中旬最高達到3.70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50%左右,超過2003年度3.60元/斤的歷史最高價位,創歷史新高。
四是購銷價格倒掛。棉價上漲,但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由于德州市棉花加工能力嚴重過剩,今年新棉上市后,各企業為了多搶點資源,相互抬價搶購,致使棉價持續走高。目前收購加工成本已達14500元/噸,購銷價格倒掛或微利。
五是棉農觀望惜售。由于今年棉花大幅減產、糧價上揚,雖然棉價較高,但農民植棉比較效益并不高,按籽棉銷售價格3.6元/斤計算,種棉比種糧每畝少收入200元左右。棉價一路上漲,更助長了棉農的惜售心理,多數棉農等待觀望,存棉不賣。
棉價的大起大落對整個棉花產業非常不利。即使目前如此高的棉價,棉農都覺得種棉不合算,今秋德州市約有20%的棉農拔棉種麥。明年的棉花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建議:一是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棉價穩定;二是參照種糧補貼辦法,國家出臺種棉補貼;三是將棉花良種補貼直接補給棉農,并增加棉花種植農資綜合補貼;四是國家出臺扶持棉花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五是國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在主產棉區建立優質棉基地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